第六十章(1 / 1)

()1978年,改革开放打响了。改革开放的春风,飘过江河湖泊,再经过了千重山,万道仞之后,越过了玉门关,吹进了大山深处的响水坝。

洪江厂虽是一如既往按部就班地进行着生产,但却是明显地感受到了改革的风潮。

改革开放后,响水坝街上的肉类等,原先需凭票供应的物资,此时敞开供应了。

当然,在这交通不便的深山里,洪江厂人的生活里,除了猪肉可以不受限制地购买外,其它不需凭票购买的物资,该买不到的依然买不到,而山野等原本就不需凭票购买的东西,依然能继续享受。

七十年代末,我国提出国民经济调整方针,加快进行沿海地区的建设和发展,“三线”建设告一段落。与此同时,社会上出现了一种全盘否定“三线”建设的论调。有人认为:如果当时我们就把对“三线”的经济投入,投入到“一线”去,经济效益就大不一样了。因此,“三线”建设曾一度陷于困境。

1978年,洪江厂又接到研制新产品的任务,只是这时全国的生产形势,俱已是一派大好的局面了。洪江厂已不能再像之前那样,独家研发了,而是面临着和原援建老厂——江陵厂,竞争的局势。且这一次的竞争,将涉及一笔2000万的研制生产基金,即谁先拿下这个项目,谁就可得到这笔2000万的资金。

2000万,即使放到现在也是一笔巨资。而在七十年代,若有人能够拥有1000元钱,即相当于九十年代的万元户以及今天的百万富翁了,2000万元,比之今天的2个亿的价值还要高啊。

于是洪江厂便和老厂之间,展开了竞争。

洪江厂在和老厂的竞争中,三机部里所有的人,包括洪江厂人自身,都觉着老厂肯定在这场竞争中胜出,因为老厂的实力在那摆着。

可是最先拿下这项新品研制任务的,却是洪江厂。这一结果,令三机部里从上到下所有的人,都大吃一惊。大家俱都以为,洪江厂这一次是撞了狗屎运,侥幸获得的成功。这一结果,连洪江厂人自己都有点不太相信这个事实。

其实,这件事在意料之外,但却是在情理之中。

梅花香自苦寒来。

文革中,沈阳等地受到文化大革命的冲击,生产几乎陷于瘫痪。而1969年,中苏又爆发了珍宝岛战役,为避免航空工业遭受大的冲击,更为免遭苏修帝国主义的打击破坏,1969年10月6日,三机部通知:歼7飞机工艺装备拆除并移交至成都飞机厂、贵州航空工业基地和有关工厂,(摘自《中国航空工业60年大事记》)转由三线工厂集中力量进行生产。

1974年,东部沿海地带的北京、上海、天津、辽宁4地的航空工业企业划归地方管理。

文化大革命后期,外界的武斗虽然停止了,但是派系之间的争斗却没有停止下来。四川、山西等地的派别斗争也一直不断。1975年3月,国务院、中央军委还曾专门召集了四川、山西的重点企业召开汇报座谈会,会议着重解决企业“老大难”问题,批判造反派头头,这次会议除了对四川、山西的重点企业,也对整个航空工业的形势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在文革中,只有三线航空基地独善其身,一枝独秀。

在整个文革期间,三线航空工业不受外界鼓噪喧嚣的气氛所扰,三线航空人战胜了各种艰难险阻,其生产研制工作一刻也没有停止过,终使我国航空业,迅速从仿制了自行研制的道路。在全国大部分的航空系统都处于几乎瘫痪的状态下,三线工厂生产出了多种型号的飞机和航空发动机,向着系列化发展。

东方不亮西方亮,正是由于三线工人在文革中坚持不间断地生产,中国航空工业在整个文革期间才得以继续发展,虽然这发展的道路有些艰难,发展的速度也有些缓慢。但是我国航空工业,却是一直都在实实在在地稳步向前发展着。航空工业的发展,循着“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模式,慢慢地摆脱了苏制的约束,开发出了完全属于我国自己的飞机机型——歼8。

洪江厂隶属贵航基地,虽然生产环境和生产条件,即使是在贵行基地内,都是属于最艰难,且交通也是最为不便的。但洪江人和整个贵航人齐肩同步,战胜了各种各样外人无法想像的艰难险阻,一直保持着抓革命促生产的大好局势。洪江人循着“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一直坚持着生产及研制工作。

在外界生产几乎停顿的期间,洪江厂生产的产品,几乎包办了我国各型飞机的配套产品,形成了能为我国几乎所有的机型全配套的生产能力。这也是为什么洪江厂的生产任务一直以来都异常饱满的原因所在。

洪江厂技术人员因掌握了各型飞机的生产技术后,经得多了,见识得自然也就广了。也即是视野开阔了,思路自然也随之开阔了。洪江厂自身的技术实力,便得到了大大的提高,只是当时的三机部里,甚至连洪江厂人自身,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洪江厂一直以来都有自己的情报室,即使在最动乱的年代,情报室也一直在收集世界各地最新的航空资讯,还有各种重型设备及精密设备仪器的资讯,以掌握世界上最先进技术。厂里还不时派出技术人员,外出学习参观,让技术员经多见广,提高技术人员的技术实力。这一系列的举措,就是洪江人能够快于老牌的江陵厂,研制出新机型的配套部件的原因所在。

洪江厂在文革中,虽地处偏僻的大山深处,但他们和全国人民保持着步调一致,文化大革命的各项政治活动都没落下。只是洪江厂却将这些政治活动都放在了工余时间,也就是说,厂里将职工们的业余时间给占用了,且没有丝毫的补偿。

洪江厂的职工们认为政治学习放在业余时间才是正常的,任何事都不能耽误正常的生产,洪江厂人始终认为生产是高于一切的,对于超出8小时工作时间的学习任务,大家都没有觉着自身的权益受到了侵害。

都说老天爷是最公平的,他在为你关上一扇门的时候,必会为你打开另一扇窗户。正是由于当初在那种异常艰难困苦的环境里坚持生产,才使洪江厂后来发展为,在国内同行业领域中成为佼佼者,造就了其成为行业中龙头企业的地位。

不过,这2000万元钱,洪江厂最后只得到了四分之一,即500万元,大头却给了江陵厂。洪江厂最后得知的理由是:江陵厂提交了项目建议书,而洪江厂没有项目建议书。

1978年春季,小婧进了贵航技工学校。

1979年1月,中越战争爆发。中越战争刚开始时,越南军队因为刚刚经历美越战争的胜利,小越南被胜利冲昏了头脑,他们马上翻脸不认人,调转枪口就对着我国边民打过来了。当时我们国家的军队,因长期处在和平环境中,部队战斗力下降,且边防部队被越军打了个措手不及,我国边防部队很快便吃了败仗。越军狂妄地叫嚣着,到昆明贵阳重庆过春节,完全没把中国人民解放军放在眼里。

那时洪江厂的武装民兵每天都手持枪杆,在厂区里到处巡逻。洪江厂因有大批的转业军人,其武装民兵的人选,便不像别的地方厂那样,因为没有那么多年轻力壮的人员,连一些老弱病残都上去当民兵,洪江厂的基干民兵都被转业兵们把持着,有些想去当民兵,混些补贴好给家里改善一下生活的中年职工,连一点机会都没有。

其时,小婧正在贵州航空技校读书。小婧是1977年底全国第一次统一招生考试时考上该校的。贵州航空技校坐落在贵阳郊县,因为越军狂妄地叫嚣着“到昆明贵阳重庆过春节”,而中越战争初期,形势亦对我方极不利。于是,校园里整天价流言满天飞,小婧和学校的师生们一样,担惊受怕着惶惶不可终日。

为了师生们的安全起见,学校决定提前放假。这样小婧便回到了家里。

那时洪江厂已有五部电视机,分别放在家属区的五个点上。

小婧回到家后,整日无所事事。于是,她每天晚上7点钟过后,便去工会门外的露天坝看电视。直看到12点钟,电视节目结束,方才和小庐两人一起回家。

郑胜仁看着两个孩子,每天不论刮风还是飘着毛毛雨,不辞辛苦不怕疲劳不畏严寒地站在冰天雪地里看电视,很是心痛。

响水坝到了冬天,依然是连日连绵不断的毛毛细雨。

还有一个星期就要过年了。

此时,气温低于零度,毛毛细雨转化成了冻雨,屋檐上已挂着一溜长长的冰凌子。

吃晚饭时,小婧对名媛说:“妈,明天可能就能轮到我们家打糯米粉了。”

名媛说:“哦,那我们家前面还有几家人啊?”

小婧说:“还有两家。不过我问过他们两家人,他们有一家打10斤糯米粉,另外一家只打5斤。”

“怎么才打5斤糯米粉呢?”名媛有点奇怪,问道。

小婧说:“咳,他们家前面已经打过一次粉了,怕不够,这次打粉,是加量,省得万一过年的时候糯米粉不够,到时候农民家也都过年了,想找地方打糯米粉都找不到地方。”

名媛笑了,说:“那倒是。那行,明天我请个假吧。”

小婧说:“你明天下午再请假吧,明天早上他们两家肯定还打不完呢。”

名媛说:“好吧。胜仁,那你明天提货回来,要是我还没到家,你到时候叫小庐帮你的忙吧。”

郑胜仁说:“我的事你就不用操心啦,我会安排的。”

名媛和郑胜仁有些神秘地对视着笑了一下。

名媛上个月就买了十斤糯米,现在她要将这些糯米打成粉,过年时用这些糯米,做糯米粑和汤圆。

和她一样,洪江厂家家户户过年时,都要打糯米粉。

这时打糯米粉的各户农民家里,都聚满了人。

三线神秘之旅60_更新完毕!

最新小说: 云晴霍海 主角霍海云晴 遮天之女帝的绊脚石 当霸总一家穿越到古代后庄静初褚南玹 万古第一杀神苏玄 极品龙婿龙辰(龙辰楚婉柔) 无敌古仙医叶飞 五宝爹地甜宠妈陆南烟顾北寒 龙血丹尊叶辰(叶辰沈雁凡) 燃情辣妻携宝归来沈蔓歌叶南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