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完本 > 其他类型 > 五胡乱华之凤孤飞 > 第三十六章-止戈为武

第三十六章-止戈为武(1 / 1)

谢琰上了岸,便将手中的鱼叉递给了她,让远处的小兵去拿柴火来在此地生火堆,然后再回来亲自临水杀好了鱼,琀璋不明就里地眼见着他做此等活也是一副清风朗月模样地将鱼穿好,等火堆生起后又把鱼架在上面烤了起来,见他终于闲了下来,方不解问道:

“怎么不和大家一起?”

谢琰的侧脸映在火光之中,嘴角化开一个笑,眼角也如此温柔:

“不好吗?”

然而说的话却让人摸不着头脑,好在对琀璋来说此刻只有吃最重要,其他的都可一概不管,便坦然地在他身边坐了下来,等着坐享其成。

大鱼大则大矣,烤起来却太难熟了,琀璋等得馋虫出来却又看得见吃不到,尤其是闻着空气里夹杂着的香气,只能不停地咽口水,一会儿之后竟还不争气地肚子叫了起来。

谢琰在火光中笑得暖意融融,此刻天已暗了大半,太阳落山,月亮出来,远处是篝火袅袅中的众人,近处是粼粼波光的古淮河,他笑容皎洁,银色的铠甲上落着月色,像砌了一层霜露,明明是冷色,却不知是因他的笑,还是篝火的投映,被渲染成了极温暖的色调。

鱼终于烤熟了,谢琰十分无私地先递给了犹如饿狼一般的琀璋,见她豪气地吃了一大口,一面继续烤着鱼一面若无其事地缓缓开口:

“璋儿,你可否告诉我,为什么要随军出行?”

琀璋正撕着鱼肉的手一停,差点噎死自己,当场沉默了半天。

他这样问自己,听似不过是眼前事,事实上却关系到很多事,关系到自己当年来到他身边的真正原因。她是可以轻易再向他说一次谎,但是真的要这么做吗?事到如今,自己是否还要如当初一样瞒着他?是否还要利用他?

来到晋国后的这三年以来,他一直以来,都对自己如此好……

何况他又如此聪明,尚不知到底是真的没有看出自己的目的,还是只是一直装作不知晓。

犹豫半天,最终还是再也说不出骗他的话,对他,自己终究是再也不想隐瞒了,更不想一骗再骗,决意还是坦诚相告。

扯扯唇,瞧着他的眼睛小心翼翼地说道:

“谢琰,如果我说,当初我来到晋国,根本不是为了投奔晋国,而是别有目的,你……会怨我吗?”

然而当他清楚听到自己当年不过是被欺骗,竟无一点怒色,仿佛早有预知,甚至还是依旧嘴角带着笑地问她:

“那你是何目的?”

“这……这我不能说。”

琀璋拼命咬唇,原因不能告诉任何人,只能苍白地解释,“不过有一点你可以相信我,我不会害晋国,这场战役,我会拼尽全力帮助晋国取得胜利。”

心虚地一口气说完,她也已再没有底气去看谢琰一眼,极其担心他是否会再也不理自己,忧虑了半天,方听见他语音如常,温柔恬淡:

“我相信你。”

没有得到任何责怪,甚至还是愿意相信她,她却反而愣了,看着谢琰对自己总是笑着的脸,心中只觉愧疚难当。

“对不起!”

强烈愧意之下,她的第一反应竟然是赶紧跑开,牙缝中挤出一句道歉,便扔下只吃了几口的烤鱼飞也似的从谢琰身边跑走了。

直到不远的淮河挡住了她的去路,她才终于平静下来,重重呼吸了两口,此时无风,空气静得仿佛凝固,夹有一点点淡淡的五月花香。

五月淮河多有汛时,可看此时的样子却安静得很,没有一丝风,水面便犹如一面明镜,映出月亮与星辰在人间的倒影,让人恍惚觉得,只要伸出手,就可以触摸到天上的星月。

然而琀璋毕竟是个透彻的人,知道镜花水月不过都是场空,对着水里的倒影苦涩笑了笑,便伸手触破水中虚景。

世事皆是虚幻,参不透者自寻烦忧,正如众人于这尘世,正如自己于谢琰。

五味杂陈地闭上眼,如今她也终于知道什么叫做世间不得双全法,若想完成自己的使命,就必须去伤害一个对自己那么好的人。

他对自己……当真是很好很好的。

但是,他不应该,对自己这么好。

翌日清晨,北府兵经过一夜休整之后列队齐整,站在初生曦光之下,全军雄雄,气势如虹。虽人数不多,可皆是健壮勇猛的强兵,各个是能以一敌十之士。

而训练出这样一支精武之兵的人,便是这个晋国的第一大家族——陈郡谢氏,发迹于曹魏之时,世代为官为国,到谢安时因天下混乱而选择隐居,但最后为了百姓,还是只能出来做了晋国的宰相,族人皆风雅不俗,有君子德行。

尤其是自己身边的这几位,更堪称人中龙凤,凤毛麟角。琀璋与他们在一起久了,甚至有时会觉得自己也沾染上了仙气。

纵身上马,继续向襄阳进发。可清晰听到身后北府兵步伐整齐一致,甲胄铿铿作响,锦旗猎猎随风。在这种氛围下,纵然是女儿身,也恨不得学花木兰上阵打仗,感受一下什么是真正豪壮英伟的感觉。

羡慕与敬佩之时,身边谢琰仿佛看透了她的心思,问道:

“如今你也见到了我谢氏训练出来的北府兵,觉得如何?”

“果然名不虚传!”

琀璋有感而发,脱口而出,蓦然又想起昨夜与他的一番谈话,不由得愧疚又生,但也知道谢琰一心只为化解自己的愧疚,顿了顿,也装作忘却了昨夜之事,笑着说:“不,比我想象中还要震撼,果然不愧是当今天下最强一支精兵。”

倘若要论这支如今在整个天下赫赫有名的北府兵的来历,还要从太元二年时说起,谢安推举谢玄为兖州刺史,镇广陵,两年后又兼领徐州刺史,驻节北府。在此期间谢玄招募了刘牢之、何谦等骁将,整合他们麾下以流民为主的军队组成了北府兵。所以这支现今能令无数国家军队闻之丧胆的北府兵,其实原本都只是流民。

可也正因为他们曾经是食物与生命都得不到保障的流民,当有人愿意给予他们基本的生活需求与安全时,他们便会回馈以全部的忠心,而不曾拖儿带口的孤身一人,亦更能保证心无牵挂,一人吃饱,全家不饿。

就是这样一支由人人厌弃的流民化成的精锐的北府兵,战斗力极强,建成之后不仅巩固了陈郡谢氏的势力,更为江左晋国政权的存续提供了坚强的保障。

“天下战乱,百姓朝不保夕,可要想天下太平,必须付诸战争手段,武为止戈,以武力克制战争,所以总有一些人,要将自己的性命交付于国家,以此才能换来其他人的安居乐业,越是战乱时候,这样的人就需越多,士如此,将亦如此。”

谢琰平静地如此说,正在琀璋默默地理解他话中之意时,不远处的谢玄已听见了他的这番话而驾马过来,穿上戎装,谢玄也早已不复平日在家中时不羁模样,眉宇间竟也有些忧国忧民的气质,语气亦是谢氏人惯有的雍容不惊:

“能力越大,责任越大,本就该如此,只有天下太平,才有王族平安,世族平安,既倚仗着它,便要效忠着它,就算心中再不愿,在家国面前,自己的想法,永远都是微不足道的。”

到底是多年的亲人,多年的朋友,又身任武将多年,最知道止戈为武的意义,此刻大约也只有谢玄才最能明白谢琰刚刚说的这些话的意思,才能以最有效的方法开导他至今还是并非心甘情愿兵戎相见的想法。琀璋也是到现在才明白,在自己眼中意气风发的战争场面,在谢琰心中,他并不想让这一切发生。

他终究和慕容冲不一样,慕容冲是为了战争而战争,而他是为太平而不得不战争。

可是他们又怎么知道,或者说即便心中知道,也不得不这样义无反顾地走下去,堂堂陈郡谢氏,放弃原本可以一世风流雅致,不问国事的自在生活,如此为国为民,最后换来的却只是皇室的忌惮而已。就连为了国家百姓辛辛苦苦训练出来保家卫国的军队,也成了皇族认为他们有意取而代之的理由。

树欲静而风不止。

以前总觉得自己的先知是聪明,可如今却发现,愈是知晓后事如何,愈是觉得眼前风景皆犹如梦幻泡影,脆弱而虚无,越风光无限越令人心感悲伤。

此时此刻,面对浩浩北府兵,面对洋洋古淮河,面对容止无双的谢氏公子,一切都还是风雨欲来前的盛事景象,琀璋除了怅然若失之外,忽然还有一种莫名奇妙的想法升出来。

如果她不是她,不是天生就为别人而活,不是这乱世天下的一个区区牺牲品,如果她可以选择,她多希望……能够陪在谢琰身边再久一些。

即便数年之后谢氏必将湮灭于晋国王权之下,她也希望,能与他一起。

她真希望啊。

最新小说: 从木叶开始的宇智波琴川 谍海偷天 团宠小祖宗九百岁 开局签到西游送太乙真人 九零福运小俏媳 炮灰王妃今天洗白了吗 成为反派得不到的黑月光 穿越从语文书开始 我靠着茶里茶气嫁给了豪门大佬 八零好福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