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道是夜路走多了总会遇见鬼,常在河边站哪能不湿鞋,假药卖多了,保不齐哪天就喂进自己的嘴。
想当年父神大人整日忙于斩妖除魔,只顾与邪神斗得天昏地暗不亦乐乎,对自己的这个宝贝女儿也就难免有些力所不逮疏于管教。
太乙贵为万金之体,生便身具神力,且又天赋异禀,修习起术法来自是事半功倍,一日千里,可惜她常年幽居于神界极南之地的招摇山,身边诸子对其更是极尽娇宠细心侍奉,以至于她后来如此轻易的便被邪神所惑,也正是因她太过不谙世事才会这般天真好骗。
儿时的太乙便已然初具美人儿雏形,小脸粉雕玉琢,眉目精致如画,乖巧讨喜得让人心都要揪起来一般,是以每每父神大人得胜而归时,总会遍寻各种借口来对着她的小脸蛋又亲又捏,只恨不得将心都捧在她面前以尽自己拳拳慈父之心。
彼时太乙的小脑袋还完全理解不了一个爱女成狂的父亲的心境,面对父神这般莫名的举动更是百思不得其解。
“父亲大人为何总喜欢寻了借口来啃食太乙的脸蛋呢?莫不是用膳时没有吃饱吧?”
小丫头片子,还真是懂得伤人的心呢!父神大人苦笑之余,不由抬手捏了捏她头顶两颗圆滚滚的发髻,见她越发蹙起小小的眉心,一脸郁悒的尽是疑惑模样,不禁哑然笑道:
“为父岂是贪食之人,适才亲你脸颊是为父欢喜时对你表示亲近的意思。”
“表达喜悦?”
太乙依旧嘟着殷红的小嘴儿。显然疑惑未除,那神情摆明了是仍有些怀疑他没吃饱的样子,父神无言,只得继续循循善诱。
“对呀!比如刚刚为父初归时难免浑身疲累无力,幸而太乙乖巧得适时奉上热茶,为父饮之便疲劳尽消,自然要亲亲你的小脸蛋儿来表示亲近欢喜之意喽。”
“所以亲亲脸颊就是表示亲近和感谢的礼节吗?”
太乙虽然天真,却也懂得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道理。眼见着小丫头忽闪忽闪的一径对着自己眨眼睛,父神不由慈父之心大盛得,几欲忘乎所以,遂乘势笑道:
“正是,所以刚刚为父送了一只琳琅兽给太乙玩,太乙是不是也该对为父表达一下谢意呢?”
太乙骨碌碌的转了转眼珠,终于恍然大悟似的点了点头,尔后方才手脚并用的奋力爬上父神的膝头,搂着他的脖子。吧唧一口亲上了父神清俊绝伦的脸颊。
父神心花怒放之时,定然想不到,太乙自此便牢记父亲大人的教诲。每每心情愉悦时皆要以亲亲脸颊来示好。而她最为宠信的小三,也就是如今的西门豹,自然也是受她香吻最多的一个。
想来邪神当年因太乙无比柔软好欺而自鸣得意时,定然想不到有朝一日自己也会动了真心,并且因此而纠结不已,甚至险些饮醋而死。
所谓风水轮流转。说的就是如此吧!
……………………………………………………
西门豹的细心体贴,面面俱到,无疑正是太乙对其青眼有加的原因,而今心头一块大石头遽然放下,她自然眉开眼笑得忘了形。
乍然听闻到邪神薄凉的戏谑之音自身后传来。太乙也不禁浑身一僵,好一会儿才满脸惊喜的转身飞扑进邪神的怀中。
“夫君你总算醒了。太乙好担心你。”
邪神眼角抽动,显然被太乙出其不意的表现给弄糊涂了,不过暖玉温香抱满怀,纵使他刚刚还妒火中烧,现在也难免有些无从发泄。
不过发愣也就只是片刻而已,很快邪神便又缓过神来兴师问罪道:
“哼!说得好听,刚刚……”
完全不给邪神责问自己的机会,太乙已然紧紧拥住邪神精瘦的腰身,抽抽搭搭的啜泣道:
“还好夫君及时醒过来,不然便是上穷碧落下黄泉,太乙也要追随夫君而去。”
明知这小女人又在耍赖,若非是她自知心虚,自己几时能自她的铁齿钢牙中听到这般甜腻的情话来,思及此,邪神腹中酸水顿时化作万般柔情,哪里还冷的下脸来责怪她的言行无状。
“好啦,泪水不见半滴,鼻涕倒是沾了本王满身,堂堂天女这般无状,也不怕让人笑话了去。”
太乙抽了抽鼻子,心知依着小三平日里的机灵狡黠,这个时候定然早已领着其他二人溜之大吉,索性止了哭声,不言不语得偎在邪神怀中不肯起来。
眼泪是装出来的,但话却是真心的,当陪着他共渡天劫之时,她是真的下了不能同生但求同死的决心,如今还能这样好好的抱着他,她竟欢喜得胸口都炸开了似的阵阵的发疼。
“呦,这还真掉眼泪了?先别忙着哭鼻子,为夫大难不死,恰好有笔旧账要好好清算清算。”
不容抗拒的捧起太乙哭花了的小脸,邪神极尽温柔得为其拭干眼泪,眼见着太乙眸中水波汹涌,大有滂沱之势,邪神当下毫不犹豫的起身跃下床畔,回手扯着犹自愣神的太乙,大步便向门外走去。
…………………………………………………
一路被邪神拉着风驰电掣得往前赶,太乙原本几欲洪水泛滥的泪眼也被迎满而来的冷风吹干殆尽了。
脚下云雾缭绕,仙霞袅袅,隐约可见一山峰巍峨矗立于云海之间,这下不用邪神提醒,太乙也猜到他要找谁算账了。
太乙大难不死,自然有人第一时间赶来唤醒父神与管九娘,是以当邪神携着太乙风尘仆仆的赶到比翼山时,两尊大神已然闲坐于院中等候多时了。
山间多风。尤其是山顶,冷风绕过茂密竹林穿隙而过,搅得林间沙沙作响,太乙拉着邪神站在木篱门前,遥遥望着院中众人,竟莫名的有些却步。
父神此刻正老神在在的与管九娘一道坐在石桌前喝茶,太乙见之难免有些愤愤,瞅他们这副你侬我侬的腻歪样。很难想象前不久两人还闹得要死要活。
两人身后依次站着西门豹白逸尘与九儿,太乙匆匆自三人身上扫过,最后视线仍不自觉的停顿到西门豹的脸上。
仿佛察觉到太乙视线的停驻,西门豹虽没有抬头,但粉嫩唇瓣却不着痕迹的弯了一弯,太乙不由心中大乐,想必西门豹等人先来一步也并没有闲着就是了。
满心欢喜得本欲上前,谁料邪神却恰在此时拖了她一把,太乙不明就里得回头望去。刚好瞥见他身后有一队仆从正半低着头颅快步行来。
来人看衣着打扮应该是富贵人家的仆役,且个个手里皆捧着个偌大的银盘,盘上又皆以大红锦缎端正盖着。缎面下头鼓鼓囊囊的也不知盘里到底装了什么。
太乙本能蹙眉。这山陡岭峻密林幽深的怎么可能莫名其妙的跑出这么一大群人来,趁着她愣神的机会,这一队人已然分成两路陆续走进院子。
到底是训练有素,虽然原本就不大的院子瞬间就被占得满满噔噔,但整个过程除了细碎的脚步摩擦外几乎鸦雀无声,眼瞅着门外还候着一大排捧着银盘的仆役挤不进去。早前站着院中的仆役竟齐刷刷的掀起了罩在银盘上的红绸。
寒蚕鲛珠、天材地宝、玉如意、檀木梳、委禽雁礼、鹤酒茶饼,这般一盘盘的望下去,识得的,不识得的,略有耳闻的。前所未见的,直将太乙看得是目瞪口呆。叹为观止。
内院的展示完毕,便尽数躬身退到一侧,自有早就侯在外院的仆役再陆续捧着银盘轮番上阵,太乙啧舌之余,不禁回头向邪神望去,普通凡人别说闯过这片迷幻竹林,恐怕连这山头也爬不上来吧!
万想不到,就这么一会儿愣神的功夫,邪神的身后便又多出一个老熟人来。
红发赤眼,面容模糊,整个人藏在一无比硕大的黑斗篷之中,影影绰绰得三分像人七分像鬼,这般鲜明的特点,太乙实在想忘记都难。
“赤眼,好久不见。”
“属下见过王妃。”
此刻见到赤眼,太乙瞬间便全明白了,只不知邪神何时吩咐手下备了这些东西送来,还真是让她有点意外惊喜。
眼看着仆役献礼完毕后默默的躬身退出小院,邪神终于越众而出,缓步行至父神面前。
“小婿倾慕令爱久矣,虽无良媒引路,幸而佳偶天成,今愿倾吾毕生所有,求娶太乙为妻,万望岳父大人成全。”
语毕,邪神稍稍退后半步,继而做出了一个令所有人都无比震惊的动作,他竟两手抱拳,对着父神方向一躬到底。
别说围观一干众人都傻了眼,便是太乙也目瞪口呆得只当自己是被雷劈瞎了,不然怎会看见如此诡异的画面。
骄傲如斯,不逊如斯,她做梦都不敢想,有朝一日,他会为了求娶自己而向斗了十几万年的对手低头。
若说初时父神还怀有最后一分不甘,在受了邪神的一拜之后也终彻底烟消云散,既然天都愿意成全他们,自己又何必耿耿于怀。
……………………………………………………
最后的最后,当然是一个圆满的结局,邪神千辛万苦终得偿所愿,简直做梦都会笑醒,然而美中不足的是,明明该是他和娘子你侬我侬的二人世界,为何总有一些杂七杂八的人跑来大煞风景。
例如某天夜里,月朗星稀,暖风如醉,如此良辰美景,偏就有瞎眼之人死缠着他家娘子不放。
“天界有重华君震着,想也不会出什么大乱子,只可惜凡间干戈不止,烽烟四起,免不了又一场生灵涂炭血流成河。”
同样一世为人,白逸尘对人界的感情明显比其他人更深,是以他至今仍无法端起跳出界外俯瞰众生的神袛范。
太乙回望着白逸尘深深蹙紧的浓眉,良久,方才轻叹一声,抬手覆上他的肩膀。
“天下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群雄逐鹿,王朝更迭,亦是不可更改的定数,众生皆苦,无人不孽,这本是凡间轮回的定律,你在其中时避无可避,你跳离其外便也只能冷眼旁观,这个道理,你早该懂得,不是吗?”
白逸尘闻言,唯有苦笑着点了点头,道理他自然懂,只是仍免不了为那些无辜受死的百姓烦忧,九儿虽曾位居东宫太子,但帝王家的子弟总是比旁人更心狠些,西门豹这厮又向来惟太乙是从,哪里管的了他人生死。
说到底,堪不破的人也唯有自己了吧!
……………………………………………………
犹记得太乙大婚那天,场面几乎失控,用兵荒马乱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父神初为岳丈大人,更是不吝送上大礼,可在某些人眼中,这份大礼俨然纯粹就是添堵。
当日邪神亲手毁了父神的金身,如此逆天之举自然不可能无疾而终,太乙女承父业,继任父亲神位,这无疑就成了对邪神最残酷的惩罚。
父神退居二线后,宠女之心更胜从前,西门豹等三人便是他送予太乙的新婚大礼,相信有他三人从旁辅助,定能为太乙分忧解难。
邪神虽不领情,但也无可奈何,毕竟有人能供驱使,总好过自家娘子劳累,唯一可恨的便是西门豹那狐媚子,天天媚眼如丝的乱勾搭他家娘子,早晚有一天他要挖了他的眼去。
经历了邪神与太乙那场举世皆惊的雷劫后,其他人渡劫的过程俨然已不值一提。
邪神到底做了一回好事,当日他将父神一身修为炼化成丹,封进了龙神体内,如今仇敌变成老岳父,他自然要坦诚相告,以讨岳丈大人欢心。
父神一生征战不休,而今终得了清闲,哪里还有心思应对旁人喜乐,自是携着如花美眷天地遨游自在逍遥去了。
这一段宿世情缘,几经生死轮回,如今终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点,可有人笑便有人哭,谁说这世间从无真正的圆满,其实圆满与否,只在你一念之间。
————《全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