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完本 > 其他类型 > 大明金主 > 第一七六章 工商之学

第一七六章 工商之学(1 / 1)

徐元佐怀疑眼前这个沈家就是后来沈廷扬的家族。∑,

从明末历史可以看出沈家有多大势力那可是上百条大沙船,造价在两千两银子左右,而大明一镇水师都未必能有这样的实力。能够将私家船队媲美国家军队,可见一斑。

徐元佐从这上面也能推导出:沈家在明末的时候,家产能够在五十到六十万两之间,比现在翻了数倍,但终究还不是一流豪族。这一方面是因为缺乏朝中大佬支持的缘故,也可见他们并没有走向远洋。

如今自己既然站在这个节点上,又是母亲的娘家,不拉一把怎么说得过去?

绝对不是单纯想利用沈家啊!

徐元佐定了定神,道:“小弟倒是有一稳妥之策,也不需要沈家冒风险,最多十年,便能有纵横海上、扬帆远航的实力。”他虽然不知道沈家是如何解决子嗣的问题,但既然沈家不倒,起码就有一试的潜力。

沈玉君也严肃起来,道:“你说。”

“今后几年,你家本要造十艘船的,便少造两艘,将银子拿出来,七成办学,三成募兵。”徐元佐道:“常年募兵,则新人日进,年迈者或是留下充当教头,或是给他块地,少收点租子。如此人心日固,而战力不退。”

沈玉君作为女子,八年来早就想到这个问题了。

沈家本就有不少庄子里收养了残疾兵卒,终不叫他们无所依凭,贫困而死。这也是沈家在当地名声不坏的缘故。只不过沈家单纯出于仁道,并没有想到人心和战力的问题,徐元佐此言只是将之讲透了。

“我家每年也都给县学、社学捐资,只是崇明孤岛,出不了几个举子,更别说进士了。”沈玉君苦恼道。

崇明县令只需要举人就可以出任了,可见地位雷同于云贵、山陕的边远地区。

至于进士,整个大明朝只有五位崇明籍进士。最近的一位是正德十六年上榜的施一德。距今已经四十八年了。而且这位施一德也将是有明一代崇明的最后一位进士如果历史没有生偏转的话。

“小弟说的并非儒学。”徐元佐笑道。

“那是什么?武学?”沈玉君面露不信。

正式将军事教育纳入国家教育体系的是宋人,可惜没能坚持。到了国朝,为了培养选拔将才,先在南北两京设京卫武学。地方上则有卫武学及府州县武学。

这是正规的国家军事教育体系,只不过明代将领仍旧以世袭为主,武举为辅,又因为满清要给世人留下明室“暗弱”的印象,对武学之事多有抹杀。故而后人对此竟然知之甚少。

徐元佐道:“如今的武学太过于好高骛远。”

科举由学校出,所以武举也是由武学出。而武举选拔的可都是将领,先要求考兵书战策,等于文化课,其次才考弓马长兵火器,属于专业课。这样一路走出来的武举人、武进士,同样少不得十多年的苦功。

太不符合徐元佐“短频快”的原则。

“我所谓的办学,是工商之学。”徐元佐道:“如今船工水手,都是子承父业,代代相传。船工有一个儿子。便等于有了一个徒弟,将行船的手艺、诀窍传给一人。有两个,则倍之。三个……就会挑个儿子转副业。表姐不觉得这样积累起来太慢了么?”

沈玉君对此当然再是熟悉不过了,她家就是如此,整个天下也不都是如此么。

“你是说,挑些技艺精湛的船工出来,叫他们多带些徒弟?”沈玉君微微皱眉:“只怕他们不肯。”

士大夫垄断文化,尚且还有“有教无类”的原则,并非一味藏私。

手艺人却凭手艺吃饭,生怕教会徒弟饿死师傅。总是要藏一手压箱底的绝活。

更有甚者,将这吃饭的手艺视作宝贝,传男不传女。

航海出港也绝非有把子力气就能干的活。

小到系缆、转舵、上帆、擦洗甲板,大到放节板测船、牵星辨别方位、读针谱辨识航路……都有科学技术蕴藏其中。

那些小技艺是熟练工。船工们也看得不紧,愿意教给新人。新人多干几年,自己有所体悟,自然越干越好越轻松。

至于测船、观星、针路,这可都涉及到了数学、天文、海文、力学、地图学知识,是数百年的现象积累总结出来的秘籍。若是能够自己看看就领悟了,那这人也不用当船工了。

一户船工只要掌握了一条针路,便能在船上当火长仅次于船长,收益颇丰,乃至可以家致富,恨不得代代相传,除了他家没人能走这条航线。

如此怎肯将之传给外人?

“先可以从没有子嗣技工下手。”徐元佐道:“这些人执念不深,只要卑辞厚币,必然愿意多带些徒弟,做个鲁班那样的祖师爷。”

沈玉君微微颌:“此言甚是。一旦技艺传播开来,其他人也就没有了私藏的必要。只不过,那些学成之人若是去了别家,我岂不是替人做嫁衣?”

“表姐终究是个小女子也!”徐元佐大摇其头:“以礼待之,以情系之,以利诱之,他为何要去别家?万一去了,呵呵……反正我不会叫这种事生。”

沈玉君细细思量,暗道:船好造,无非就是银子砸下去。难就难在可靠的船工水手。若是元佐表弟此策堪行,找些十二三岁的少年,调教三年出师。十五六岁放到船上,打磨两年,正好堪用。

“稳妥起见,也可以先从那些船工子弟入手。”徐元佐略一思索:“将你找来的少年混杂其中,只说免费教学,还管吃住,他们定然乐意来的。”

兴办义学叫贫苦船工的孩子免费读书,这是天大的善举,就算人才没长出来,名声却是已经收获了不小。

沈家如今家产十万两以上,与人斗富固然不成,但要养几十上百的少年,这算事么?

每人每年就算三两银子,养上一百个,不过三百两一年。祖父大寿的筵席钱都比这贵,运两船货就回来了。

沈玉君仔细思索,确定不会伤及沈家根本,终于点头道:“的确是稳妥之策,可以一试。”

徐元佐微笑颌:“静待佳音。”(未完待续。)

ps:求月票,求推荐票新的一周,起码上个周推榜吧!求大家支援!

最新小说: 从木叶开始的宇智波琴川 谍海偷天 团宠小祖宗九百岁 开局签到西游送太乙真人 九零福运小俏媳 炮灰王妃今天洗白了吗 成为反派得不到的黑月光 穿越从语文书开始 我靠着茶里茶气嫁给了豪门大佬 八零好福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