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胜仁因要编制《铝合金熔炼说明书》,《金属型准备说明书》、《铝合金铸件坭芯砂配制说明书》、《铝合金铸件坭芯的制造与烘烤说明书》、《铝合金铸件坭芯用涂料和粘胶配制说明书》等一系列技术文件,从生产科调到了工艺科,负责主管热加工技术。//百度搜索看最新章节//
材料经过不同的热处理后,其性质便发生了根本的改变。由刚而脆变成既有刚性又有韧性的特质材料。
当时社会上的顺口溜这样说道:伟大的车工,万能的钳工,幸福的铣工,吊儿郎当的磨洋工。
在工厂里,伟大的车工和幸福的铣工因为都是属于粗加工,其技术含量相对于精加工来说要稍许低一些,所以车工和铣工基本上和七、八级工无缘,钳工当上八级工的机率最高,磨工次之。因为最后一道精加工工序大部分都是由钳工加工完成的,而最后的精加工,其技术要求往往是最高也是最复杂的。
一件产品的结构性能,在整个冷加工过程里,图纸是一样的图纸,工艺是一样的工艺,设备是一样的设备,从设备到工人,是无可挑剔的,之多就是工人技术水品的高下,会影响产品的质量,却无法改变产品的性能。
提高飞机的性能,就要提高其产品的性能。产品性能及组织结构的改变,关键在于热处理。
锻铸件技术和热处理分属两个不同的技术领域,郑胜仁在主管热加工技术期间,通过努力自学及虚心请教,很快熟悉了热加工技术。
1973年,国务院、中央军委转发《国防工办关于成批生产飞机、导弹、战斗舰艇的主要配套产品存在问题的情况报告》。转发批语中指出:从根本上改变军工产品质量不好的局面,还需要做艰苦的努力。同时还要认真解决产品配套不全的问题。
这期间,一二线地区的很多厂派系斗争还很激烈,于是很多的产品都转到了三线工厂。
七十年代中期,洪江厂接到研制生产103B产品的任务。
103B产品上的转子,有80cm长,中间有三个台阶,头部最小端只有φ18mm,尾部却有φ200mm,且材料又是新的特种材料。
热处理车间工艺员反映,103B转子淬火时,硬度偏低,金相组织不合格。
郑胜仁深入到生产现场和车间技术员及老工人,一起进行质量攻关。大家白天晚上地连轴转,用了多种方法,反复试制很多次,尾部硬度都提上不来。
这天是星期天,郑胜仁因103B转子的问题,免不了又去加班。他中午下班回家时,看见老李正在用一种简易的机子做蜂窝煤,只见他将机子放进湿煤堆里,提把往上一提,然后将机子拧着放到旁边的空地上,将机子的提把轻轻向下一压,一个蜂窝煤便做好了。
郑胜仁不由停了下来,饶有兴致地看着,“嗬,老李,你真行啊,从哪里搞来这么个做蜂窝煤的机子啊?”
老李得意地一笑,故作深奥地说:“山人自有办法啊!”
郑胜仁笑骂道:“你小子是正事不干,整天歪门邪道的干活。老实交代,这东西是从哪偷来的?”
老李正色道:“什么偷来的?这是我自己做的。”
郑胜仁又开玩笑道:“你小子发家致富的门道还挺多的啊!怎么样,哪天也教我几招啊?”
“行,就收你当徒弟了!”老李干脆地答道。稍停,他又解释道:“其时,把这些碎煤渣做成蜂窝煤,也不是为了节约。蜂窝煤因为有这么些个小孔,好烧不说,煤还烧得特别透。”
郑胜仁说:“是吗?那你机子用完了,也借我用用。”
“行,那不是一句话嘛。”老李爽快地答应着。
下午,郑胜仁继续加班。
转子出炉后,硬度还是不够。试验又一次失败。
虽然已经经历过了无数次的失败,但大家的心情依然沉重,谁也不想说话,一时间,车间里鸦雀无声。
每一次新的试制,大家都是满怀憧憬,充满着希望,待到结果出来是失败时,众人心情又都坠入懊恼沮丧之中。就像坐汽车在崎岖不平的山路上颠簸,车爬到了山顶上,还未来得及欣赏山顶的美景,车又突然倏一下,又下到了山底,于是,提起来的心,也随车“咣”地一下,沉到了底部。
郑胜仁看着工作台上的转子,思绪飞扬,想着下一次再采用什么方法来试制。
蓦地,他突然想到了老李做蜂窝煤时说的那番话:“把这些碎煤渣做成蜂窝煤,也不是为了节约。蜂窝煤因为有这么些个小孔,好烧不说,煤还烧得特别透。”
郑胜仁脑中灵光一闪:对呀,煤做成蜂窝煤后,因为有了小孔,煤就烧得透,那若是在转子的尾部,也打许多个小孔的话,那转子不是也能烧得透了吗?
郑胜仁问在场的设计师姜汉源:“老姜,如果在转子的尾部钻一圈小孔,对整个103B产品,会不会有什么影响?”
姜汉源现场查看了整套图纸资料后,又精心地测算了一番,然后他告诉郑胜仁:“转子在轴套里转动,在它的尾部钻小孔,不会影响它的转动效果的,可以在转子尾部钻小孔。”
得到设计师的肯定后,郑胜仁对大家说:“那好,我们试验用打孔的方法来淬火。”
采用打孔的方法淬火,产品的硬度终于达标了。
大家还没高兴几个小时,金相检查的结果,金相组织结构不均衡,材料容易产生裂纹。
就在众人又一次陷入懊恼沮丧的情绪中时,郑胜仁告诉大家:“我们用打孔的方法淬火,方向是正确的,因为转子的硬度达标了。现在金相组织结构不均衡,材料产生裂纹,是淬火液体的问题。接下来,我们要解决的,就是淬火液体的问题。我想,我们可以试验用机油或煤油来淬火,看看情况会怎样?”
经过十几炉的反复试验,采用打孔油淬的方法,稳定控制住了转子的金相组织。103B转子的硬度,终于达到了设计要求。103B转子淬火硬度不达标的技术难关,终于攻克了。
郑胜仁提出的这种打孔油淬的方法,还造就了厂里转子生产线的诞生。
因为转子上打了许多小孔,转子的重量降低,从而导致整体产品的重量下降。这使得洪江厂的产品得到了有关部门的肯定,转子生产也得到定型,转子生产定型后,即进入了批量生产阶段,转子生产线就此诞生。
为此,郑胜仁受到厂里的通报嘉奖。那时,是没有物资和奖金奖励的,通报嘉奖是厂里的最高奖赏。当然,年底,郑胜仁获评当上了先进工作者。
后来,郑胜仁编制了《铝合金吹砂说明书》、《铝合金铸件热处理说明书》、《铝—镍、铝—锰中间合金熔炼说明书》、《铝合金金属型机械性能试样浇注说明书》等热处理、电镀用生产使用说明书和一些有关检验的技术条件说明书,为稳定热加工生产,打下了较为坚实的技术基础。
三线神秘之旅31_更新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