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得不过问,因为富士康有他李逸轩的股份,而郭氏兄弟在内地的工厂是通过香港的壳公司来运作的,并没有他李逸轩什么事。
如果郭氏兄弟来个移花接木,把所有的代工订单转移到香港的壳公司,让富士康变成一个空壳,他李逸轩还不亏大了,一分红利都拿不到。
另外,郭氏兄弟这次在内地投资建厂,事前他并没有收到对方的通知,这让李逸轩意识到对方想要摆脱自己。
而这又会带来新问题,据李逸轩了解,郭氏兄弟这几年虽然成长飞速,可超过六成的代工订单都来自Oranges公司,郭氏兄弟想要如何摆脱李逸轩?
要知道有富士康在,李逸轩是不会给他们的内地工厂提供订单的,再说还有双方企业签订的合同限制,郭氏兄弟不可能冒着失去订单的风险,暗中把给富士康的订单转移到壳公司去。
郭台强停下脚步,看着李逸轩认真的道:“轩少请放心,其实这家企业跟兄长的富士康没有关系,这是我自己的事业,而富士康是兄长的企业,这家工厂的建设资金是我自己筹措的,没有动用富士康一分毫。”
“你自己的企业?”李逸轩知道自己误会了。
郭台强点点头道:“我不可能一直庇护在兄长的羽翼之下吧,总有独立的一天,就像兄长当年脱离叔叔创办自己的富士康。”
李逸轩知道台湾郭家有十个兄弟,郭台铭和郭台铭的父亲在家族中排中间,郭台铭是这支家里的老大。由于出生贫寒,郭台铭从小就非常努力,读完专科服完兵役之后,当过几年海员,后又到他叔叔的创办的工厂里当了一名小小的业务员。
他叔叔创办的就是企业算是台湾代工企业的鼻祖,年轻的郭台铭在叔叔的企业学到了很多东西,为他以后成立富士康打下了坚实基础。
1973年郭台铭脱离叔叔,在台北桃园县成立了鸿海塑料企业有限公司,资本额30万元,员工加老板一起只有15个人的小工厂,生产黑白电视机的旋钮。
当时黑白电视机刚刚在港台地区兴起,靠着黑白电视机旋钮,郭台铭赚钱了第一桶金。
而郭台强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服完兵役后加入了哥哥的企业。
而李逸轩第一次在见到郭台铭兄弟时,郭氏兄弟在香港刚刚成立分公司,正在开拓香港的业务。
如果没有李逸轩的介入,郭台强会在1987年卸下鸿海总经理一职,创办自己的郑微集团,与当时的鸿海共用一栋老厂房。
由于自己的到来,郭台强居然提前有创业的想法。
“自己出来做,你哥哥支持吗?”
郭台强笑道:“刚开始哥哥是不支持的,说我太年轻,别人不会相信我。不过多次劝说后,兄长还是同意了。”
“怎么说服你哥的?”李逸轩很有兴趣。
郭台强指了指周围正在建设的工地,说道:“你看内地已经开放了,而内地超过10亿的人口,这是一个庞大的市场,而内地的工业又很落后,未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我跟哥哥说,我先来探路,哥哥就同意了。还借了我一笔钱作为我的起始创业资金。临行前他说了,如果我失败,就回来老老实实的替他打工,所以我这次是必须成功。”
郭台强眼中充满了坚定。
李逸轩理解他的心情,中国自古就有成家立业的说法,再亲的兄弟姐妹,长大之后都会各自成家,会有自己的工作和事业,哪怕是西方国家也一样。
郭台强表面温和,但骨子里的傲气并不比哥哥低,很早就有独立的打算。因此,他进入鸿海之后,并没有因为老板是兄长,就在同事面前摆出一副高人一等的样子。
反而非常的谦恭,什么活都抢着干,不管多脏多累,他都没有一句怨言。一年365天,有300天都在工厂里吃住。
为此他都耽误了自己的人生大事,谈了好几个对象最后都以分手告终。
付出不是没有回报,辛勤的努力,让他快速的成长起来,具有独挡一面的能力。终于在今天决定脱离自己兄长的庇护,去开创自己的天地。
“你成立的公司叫什么,做什么业务?”
“正崴,做电视机、收录机、收音机和计算机电源线。”
果然,郭台强的正崴企业,就是为电器设备做电源线起家的,后来又涉足计算机、电视机等家电电源。1997年正崴又重新回到哥哥创办的鸿海麾下,成为鸿海精密的子公司与富士康子公司平级,围绕富士康的消费电子成品,专门做各种比如线缆、无线通讯、消费电子零件等配套工程。
别看正崴做得配套零件不起眼,技术含量看起来也不高,但却是整个电子行业的最基础的工程。如果没有这些基础工程,所有的电子产品,大到超级计算机,先进互联网设备,小到人们日常使用的手机,只会成为空中楼阁。
也正是有了正葳的加盟和底层工业技术的支撑,富士康才能在日后成为国际数一数二的顶尖电子产品代工企业。
在德国工业界有“隐形冠军”说法。
所谓的“隐形冠军”,指的就是行业中最基础的一种工业类别。其特点是单个产品利润微薄,但任何高端技术产品都离不开的产品。
按照德国人的说法就是,这类行业中,如果你的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达到或超过80%,年营收超过五千万欧元,并持续30年依然还是该行业的绝对老大,那你的企业就是该领域的“隐形冠军”。
而正葳正是这样的企业。
为什么加以“隐形”二字?是因为这类工业产品是在是太不起眼了,小到任何人都会自动的忽视,即便你在该领域造成了垄断,国际反垄断协会也不会找你的麻烦,所以才被冠以“隐形冠军”。
“隐形冠军”主要集中在日、德两个国家,两个国家的工业类别会有一定的区别,不如计算机高级主板和高级显卡上用的超合金电容、电阻和点感就是RB企业提供的。RB在该领域占据了国际95%以上的市场。
像我们的汽车,发动机上的涡轮增压器,它上面的陶瓷自润滑轴承,就是德国的一家家族企业提供的。
工厂也不大,所有员工加起来也就不到500人,但它的市场占有率却高达97%以上,是绝对的老大。
也不是没有其他企业向他们发出过挑战,但做出来的产品品质根本无法与他们相比,即便是降价销售也没用。
因为这个轴承价格相当便宜,而涡轮增压器是发动机最重要的部件之一,因此厂商还是个人都不会为了省这一点小钱,去采购不太靠谱的产品。更何况其他企业的成本控制也做不赢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