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天连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世人多是认为满塘红艳是荷花最美的时候,可十月恰恰不这么想。
十月曾看过一池残荷,有的枯梗还高高地耸立着,有的则已折断在水中,它有的叶子早就被秋风撕破,有的卷作黑色的一团,却依然在空中高悬。那些它结下的果实,那些曾是翠绿色或者鲜红色的莲蓬,有的虽然已变成黑色,却依然在空中高举,有的被风雨摧折,成堆地倒伏在水中,却依然守着这自己的根。
“留得残荷听雨声”吗?
不,十月当时的感觉完全不是这样。她感到这满池的荷花没有枯,没有死,那布满池水的断梗残枝,完全是那一池碧绿一池艳红的最高的升华。从它们以残枝断梗和倒在池水中的莲蓬所组成的各种神秘的图案中间,可以发现一种美,可以发现那处不是红红绿绿的俗美,可以发现那种不是迎合季节的庸美,可以发现那种不被别人所发现的蕴藏于残破枯败之中的那种自信和孤高,那种一直展现到生命最后的充满无比自信的高尚的凄美。
它是满池枯梗残叶,但它却表达了一种力量,一种精神,它不再以绿叶使人清心,也不再以红花使人陶醉,它现在给人们的,和西昱古城的断墙一样,是一种似乎已被摧毁但却永远无法摧毁的象征,是一种不屈的沉默。
十月认为,满塘残荷才是整个荷池的绝美之处,因为它是远胜于色远胜于香的一池历尽凄风苦雨的绝唱。
何况,隆冬过后,它那散落满池的莲子,又会叶出新芽,用它青青的绿意,覆盖着这片古老的荷池呢!只要不失去那点孤高和自信,即使不再有绿叶红花,即使只剩下一根枯梗,一片枯叶,也照样会具有永远属于自己的那种独特的美。
有些时候,越是摧毁,便越是美丽,存在就是力量。
不管是碧琉湖还是这红莲镇皆是十月所喜欢的景色,也不知道是否是因为命中缺水的缘故,身处在这座半个镇子都是水的地方让十月十分的心安。
叶府便是身处在上塘的湖畔,一座水清、亭静,尽显一片清幽雅洁的府邸。府邸的主人叶知青不是本地人士,二十多年前第一次来到红莲镇之后就爱上了这里,从此便在红莲镇成家立业。红莲镇有近一半的荷塘都在叶知青名下,但其人却十分低调。
叶府长工众多,但宅院内仆人仅十数人。钟婆婆办事效率十分显着,没让十月久等便让侄子钟禹年领着进府做事,在管家钟禹年的介绍下十月对府内大致有了简单的了解。
钟禹年对姑姑的嘱托不敢有所轻怠,谦逊有礼的道:“十姨您平日里也不用做些什么粗重的活,只需在膳堂厨房帮衬着打打下手就行。老爷夫人和善,叶府没什么大的规矩,只要做好分内之事就行。还有就是除了内堂不能随意乱闯之外,其它地方倒是没什么大碍”
十月颔首道谢:“有劳禹年费心了”
钟禹年连陈不敢,将十月领进厨房向众人介绍,关切的交代了一些琐碎事情后便离去。
一个约莫三十几岁的厨子余正,带着一个名叫小山的十七八岁半大小子,再加上十月便是叶府膳堂厨房的人员配置。
对于管家吩咐要多照顾的人余正可不敢轻视,憨厚的笑了笑给十月见了个礼:“老余我厚着脸皮跟着管家叫您老一声十姨,这接下来洗菜刷碗的活儿可得劳烦您老了”
十月最近对自己这幅苍老的面孔渐渐适应,侧身避过余正的礼后调笑道:“在姨面前应该称小余,要是连你都称老了可要姨怎么办”
余正有些尴尬的挠了挠头,拍了拍身边的小山介绍道:“这是我徒弟小山,功夫不到家只能帮忙剁剁骨头刮刮鱼鳞切切菜什么的”
有些腼腆的小山怯生生的喊了一声“十姨”,脑瓜子被师傅轻轻一拍。
“傻小子喊婆婆,你喊声姨是想和你师傅一个辈分?”
被师傅一瞪的小山连忙改口,惹来十月一阵欢笑。
相互认识之后各自开始忙活,叶府只有这一个厨房,府里仆从的膳食也都是由这里提供,好在那些仆从的碗筷是由自己漱洗。
钟禹年有给十月安排了房舍,但她并没有选择在府内留宿,来之前也说好每日晚膳结束后提前洗漱好明早需要用的食材,第二日午膳前一个时辰再入府准备即可。
日子过的倒也充实,体内的仙蛊织织不倦不知疲惫的埋头苦干,身体状况每天都会有一丝丝的进展但也仅仅只是一丝丝而已。如果把以前的气劲比喻成一条大河的话,那这每天的进展只能算作是一滴水,滴水聚泊,泊流成溪,溪汇成湖,何时才能凝结成河?
十月将院前的藤架重新整理了一番,好让她每天躺在摇椅上喝着酒的时候可以看到夜空中的月亮,弦月如钩,虫儿脆鸣,夜空中几许繁星点点,伴着冷冷的孤月,月光映着满头白发亮了苍老憔悴的脸。
腾架下,摇椅上,十月伸手轻轻抚摸脸颊,一幕幕在脑海中慢慢浮现,无喜无悲,一边喝着酒一边感受着体内的痛楚。
------题外话------
两三个小时才码出一章,实在惭愧,吃完饭下午继续,努力码字。
白鹤,加油!加油!加油!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