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旧是这坐大殿,但大殿里的人却不是嬴政,赢子高。这里的主人公是另外两个名扬天下的人物。
昭襄王,白起。
秦王背对着白起,声音很冷漠,但却很有气势,这是属于一个王者的气势。威严,霸气。
大殿里没有侍从,他们的谈话秦王不希望被别人听到。至于白起会不会徒然行刺,这点秦王从未想过。他相信白起对自己的忠心,一直以来只有这点,他从未怀疑过。
“你可知道孤王为何找你。”
白起看着秦王的背影,很从容,很淡定。即使在面对这个秦国内一手遮天的人,他也能彰显出自己的气度。
“知道!”两个字,简单,明了。声音平稳,不失为将者的豪迈,也不失为臣者儒雅。很矛盾,但却存在。
大殿外,天色已经暗了下来,白起从赵地被马不停蹄的召回来,没有停歇,就来了皇宫见秦王。
铠甲上还能借着烛光看到上面的丝丝血迹。
殿内两旁的烛火在动,但大殿的门窗关着,没有风。那为什么会动,很奇怪!
秦王没有回头,
“那你可想知道孤王为什么会这样做?”
白起闻言,猛然抬起头,目光灼灼的盯着秦王的背影。这一刻,大殿两旁的烛火忽然激烈的动了起来,火苗瞟着,目标方向赫然是秦王。
秦王似乎感觉到了什么一样,没有动,也没有说话,就和刚才一样。但却变了,说不出来变化的具体是哪里,但给人一种感觉,这一刻他不再是一个久居朝堂,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之人。
而是一个手掌天下权的王者。
烛火依旧在动,或者更应该说是颤抖,因白起无边的杀气颤抖,因秦王无与伦比的王者气息而颤抖。
两人没有说话,他们在一种极其安静的情况下交锋。白起是臣,秦王是君。秦王的话,不论对错,他都不可以反驳,这是一个为臣者的本分,就像雷池一样,不管何时何地,他都不能逾越。
可他心中怨愤,为什么自己会落得这个结果?自己一生戎马,为大秦立下的战功不计其数,大秦的多少威名是自己闯下来的?
大秦的多少城池是自己不惜性命攻克下来的?
但,为什么留给自己的是这样一个结局?他白起不服。
白起的功劳秦王看在眼里,他清楚的明白这样做对不起白起,对不起这个大秦的功臣。但,同样,为了大秦,他不得不这么做。他给白起一个机会,一个发泄心中怨愤的机会。白起的做法他接受,但他秦王,身为一国之君,却不能容忍被别人挑泄。
“臣,不想知道!”
白起的话语里那清楚的怨愤,秦王听的出来。
秦王一声怒喝,“好!”慢慢转过身,注视着下方的白起,“既然你不想听,那孤王就告诉你。”
直到这一刻,白起才觉得,秦王还是一个有感情的人。
秦王目光之中透露出来的无奈,他看到了。
“你白起,肩负军神之名,实至名归。武安君之名,不负孤之所托。你对大秦立下的汗马功劳,孤王也看在眼里,不仅是孤王看在眼里,大秦的数百万百姓也看在眼里。”
“孤王到如今都还记得,你为大秦坑杀了赵国四十万降将,替大秦背负了屠夫骂名的时候,眼神里的那种无所谓。”
“孤王知道,也明白,你对大秦的忠心。孤从未怀疑过你有一天会背叛大秦,会背叛孤。如果怀疑,那孤就不会还在这里与你说这一番话了。”
秦王话语一顿,霎时间整个大殿里充满了杀气。
“但,孤不得不杀你。”
“为了大秦,孤得杀你,为了大秦数万百姓,孤一样得杀你。为了这大秦江山,孤仍旧得杀你!”
说完这些,秦王像是用过了自己的所有力气一般,他给了白起解释,要不然,他心难安。
“你率领大秦四十万虎狼之师攻赵,却屡战屡败,四十万大军损失惨,我大秦数十万儿郎留在那异国他乡。”
白起不以为然,充满了怨愤的说道:“楚,魏,韩,燕四国援赵,那是百万虎狼大军,不是百万老幼妇孺组成的蝼蚁之师。久攻不下,臣是有错,但陛下一意孤行伐赵,臣劝阻过陛下,此时伐赵不合适。”
“此行,不管是陛下派谁去,臣敢断言,都是一样的结果。”
秦王点了点头,“孤不会有错,对的就是对的,错的也是对的。孤王可以后悔,但绝不能错。孤肩上挑的是大秦百万人的希望,孤不能容忍自己犯错,大秦百万百姓也不允许孤王犯错。”
“此事,孤后悔过。但已经铸成,就必须得想办法解决。”
“你一生南征百战,无一败迹。但此次伐赵,却屡战屡败,致使我大秦损失了十万之众,孤王知道这其中的难,也知道这是你的错。”
“此战你赢不了,你只能撤。但你可曾想过,你乃是大秦不败的神话。你如今这样,率领这三十万败军之将,回了大秦,可曾想过,大秦的军士日后面对赵国,可还能有一战的信心?你坑杀赵国四十万降将,这是举国之仇。赵国破秦之后,你以为我大秦还能活下多少人?”
“那时候,损失的就不是十万人了,那是灭族绝种。”
“只有你死了,只有你叛国了。孤王才能解释,才能向大秦百万百姓解释,为什么伐赵会败,为什么大秦四十万大军只留下了三十万。”
“你没错,这是孤的错失。大秦历代君王,都会记得你白起对这泱泱大秦做的一切。”
秦王眼角流下了两行清泪,谁说男儿流血不流泪,只不过是未到伤心时罢了。秦王仰着头,努力的克制着自己,白起没有动,他在考虑秦王刚才说的一切,在考虑,自己死了是不是值得!
好一会儿,秦王才缓过来,语重心长的说道:“你,可能明白孤王的无奈?”
是啊,看得到的只不过是眼前的风光,可谁曾看清背后的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