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书房很大,正面便是皇帝办公的地方,一张铺着绣龙明黄锦布的御案后方,摆放着一张四平八稳油了金漆的龙椅,御案前,左右摆放着一排椅子,是大臣们入殿商议国事时候的座位。,最新章节访问:ШШШ.79xs.СоМ。一‘色’用明黄锦布覆盖,垫子用了暗青‘色’刺绣万年青,两‘色’相映,显得尊贵无比。
皇帝便安坐在龙椅之上,他眉头紧皱,两人还没行礼,他便发话了,“不必多礼了,你们几个人倒是说说怎么解决这件事情。”
侯爷抱拳行礼,道:“皇上,听请臣一言!”
皇帝似乎是烦‘乱’得要紧,蹙眉道:“你若是为他求情,便不说也罢,这个信助是你一手提拔上来的,我可是很信任你!现在……”
侯爷是备下了很多话,只是皇帝一句就堵在前头了,连说都不许说,连提都不许提,这接下来的话也不知道如何开口了。
他沉‘吟’一下,道:“皇上教训得是,只是臣以为,总督大人信助也为咱们西夏做过很多事情,就算没有功劳……”
皇帝不待他说完,便微愠地打断了他,“此话休要再提,他是不是该死的,朕心中有数,再说他意谋造反,我没有株连九族就已经是莫大的恩赐了!”
侯爷听到这句话,心里顿时凉了半截,想来他自己也知道圣旨已下,便不愿朝令夕改,说白了,造反这种事情哪怕没有做,想都是不可以的!他知道不能硬碰了,皇帝,有时候是世界最不讲道理的人。他若是硬碰,便是挑战皇权,皇帝的权威岂容他挑战?想必后果是会立刻杀了信助,甚至牵连他的家人。
这个信助跟在自己身边这么长久,看来是时候换人了!侯爷便不再说话,不过他现在倒是担心在天牢里面的那个人会说出了什么,看来只能自己亲手送他上路,让他什么也说不出来。
“皇上英明!”涟辰说道,皇帝和缓了脸‘色’,但是仍然用颇为严厉的口‘吻’道:“尹框,人是你抓回来的,你想如何处置?”
涟辰道:“皇上臣只是觉得,与其杀了他还不如把此人收为己用,为皇上效力。再者,那信助是必死之人,皇上可以借着信助大人的名号,把他搭配边境,皇上不杀他,他就已经感恩戴德!捡回一条命,他定对皇上感恩戴德,卖力守卫,这比起杀了他,更有作用。”
“嗯,尹框言之有理啊,朕不得不说,你确实是一个难得的好苗子。”皇帝喜悦地一伸手,敲了敲桌子,喊道:“信助何在?”
一个太监似的人,在皇上的身边躬身道:“他在天牢。”
“为朕拟旨,赦免信助的死罪,命他克日到边疆,守卫国家,没有我的命令,永远不得返回滦州城。”皇帝道。太监‘露’出微微一笑,移步到御前,开始磨墨。侯爷心中一惊,发配边疆,永远不得回滦州城,这比杀了一个人还要更痛苦。
旨意颁下,侯爷和涟辰正想告退,皇帝伸手招呼她,“尹框,来朕身边!”
尹框一愣,然后来到御前等候。
皇帝竟从小山般高的奏章里‘抽’出一份,递给他,“你瞧瞧,给朕点意见。”
涟辰有些惶恐,虽然自己现在已经权高位重,可是……看奏章这种事情……他还真是……只见涟辰退一退步,微微垂头,道:“臣不敢。”
皇帝心情似乎大好,道:“朕让你看你就看,无妨。”
涟辰只得双手接过奏章,翻阅了一下,厚厚的一叠奏章,他用了片刻就看完了。
皇帝见她合起奏章,以为他看不懂,正准备说些什么的时候,涟辰说道,“皇上!臣看完了!”
皇帝惊诧地看着他,“看完了?这奏章通共分三部分,你都看完了?”
涟辰道:“都看完了,第一部分,是这一次灾难的成因,因河道堵塞,又加上连日大雨,雨水排不出去,加上龙江河道淤塞,去水缓慢,所以这一次只连续下了五天六夜的大雨,便酿成这罕见的灾难。第二部分,则是受灾百姓目前的境况,在这一次水灾中,受灾面积牵连三个县,倒塌的房屋三万七千五百余间,因灾害死亡的人一万三千六百七十五人,因受灾受伤的人有将近七万余。第三部分,则是疫症的情况,如今疫症刚发生,数据不准确,所以奏章没有言明。”皇帝奇异地看着她,久久没有说话,最后,他伸手指着一旁的侯爷说道“你也过来看看!”
侯爷领命,接过来看。
同样是这份奏章,侯爷竟然用了半个时辰才看完。
皇帝问道:“灾区死亡几人?”
侯爷一愣,连忙翻开奏章翻查。
皇帝又问:“灾区倒塌房屋多少家?”
侯爷这边还没找到,又听得皇上再问,不由得翻得更快。
最后,他才用蚊蝇般的声音念出奏章所记载。
皇帝摇摇头,“你以为呢?”这句话,没头没尾,镇远王爷不知道皇帝所指为何,不由得惶恐地跪地道:“臣有罪!”
皇帝又严肃地问:“你有何罪?”
只见侯爷面容尴尬,抬眸看了看涟辰,支支吾吾地道:“臣……臣……”支吾半晌,竟是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他一把年纪,自然记忆力不及眼前的年轻人……可是现在面前坐的是皇帝,即使没错……也是有错!
皇帝又看着涟辰,“你觉得他犯了什么错?”
涟辰有些疑‘惑’,他摇头,“臣觉得侯爷没有错。若皇上是指记忆力,臣的记忆力自小过人,只是每个人都有特长,正如李白所言,天生我材必有用,侯爷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让臣心生敬服。再说皇上,君临天下,爱民如子,高居庙堂之上,心念天下百姓,在位所施行的种种国策,皆是以民为本。百姓有事,皇上寝食难安,恨不得代民受罪,这种忍心仁德,臣也是望尘莫及。只是,臣并没有妄自菲薄,臣也恪守本分,做好自己!”
涟辰说完这番话,也觉得有些起‘鸡’皮疙瘩,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他变成了马屁‘精’。只是这话,对高位之人是十分受用的,他知道他现在还不得得罪侯爷,皇帝微微一笑,对涟辰再度刮目相看,他不无赞赏地道:“好,你果然没有让朕欣喜。”说完,他对镇侯爷道:“起来吧,正如尹框所言,你没有任何的过错,相反,你于家于国有功。”
侯爷叹了一口气,感‘激’地看了涟辰一眼。
皇帝再看着涟辰,道:“你也看过奏章了,对于赈灾一事,有何意见?”
涟辰不矫情了,道:“皇上,臣以为赈灾一事,不用商议,尽力尽心,做到灾区人民即是自己的家人便完美。只是,这一次灾祸已经发生了,咱们就要杜绝这种情况再次发生。皇上能否把旱灾地区的地图以及资料臣瞧瞧?”
皇帝微微点头,“说得甚好,这几日朕与诸位大臣在商议赈灾粮款,但是都无法达成共识,甚是头疼。你这么一说,朕心中有数了,与其计算着自己的钱包,还不如解囊救灾。反正,如今边疆无战事,银子放在国库里又不会生子,还不如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他随手把旱灾的奏章递给涟辰,又命身边的大太监送来地图。
涟辰瞧了许久,旱灾的面积也很大,只是甚为不解的是,旱灾地区周边都有江河,按理说,只要疏通江道,便能引水灌溉,不至于会连年旱灾的。
她沉‘吟’良久,道:“皇上,臣能否问一问跟工部大臣谈一谈?”
皇帝一愣说道,“工部尚书,就是侯爷之子仙葫。”
涟辰一愣,他就是工部尚书?
工部尚书,工部尚书是十分重要的职位,若没真本事,就算是皇帝的爱子,也无法胜任的。现在看来,侯爷之子竟然能得到这个,看来能力并不在后台之下。
“好了,我累了,你们都下去吧!这件事儿就‘交’给你和仙葫全权处理。”皇上说完大手一挥,所有的人就全部退了下去。
这个侯爷,他一开始就为信助求情,可是到后来听见皇上态度坚决,就放弃了~看来也是怕惹火上身,可是涟辰总是觉得他们之间的关系,并不简单!仙葫是工部尚书,虽然他任职的时间不久,但是对工部的事情已经完全上手。
涟辰虽不是河道专家,但是看的书籍不少,多方面的知识也有所涉猎,对治水以及河道建设有基本的了解,听着仙葫的建议,他觉得很是中肯。
“既然你这么了解、为何不提早提出?”侯爷看着仙葫说道。
“我去整理整理建议,写成奏章,再呈递给皇上过目。最后再实施,尹框大人,我先行告退。”仙葫说完就退了出去,好像并没有听见侯爷说话似的。侯爷的脸上满满的尴尬,略略地看了涟辰一眼,然后点了点头,也退了出去,涟辰有些不解,他们不是父子关系吗?怎么会这样?这其中一定有问题,但是目前这个并不重要。
距离绿箩离开已经有一段时日了,晚照的身体也与日渐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