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01看书的时候,忽然发现一个问题,我在读很抓人心的内容时,会在心里一个个字读出来。
而不够吸引我时,我是一目十行。
普通吸引我的话,我是跳着在心里读出声,一般意群组合的文字,都是一下扫过去,心里提炼关键信息。
那我就在想,是不是要研究一下里面的学问,结果去群里跟大家一讨论,还别说,真的有大收获,发现了“行文的韵律”。
-----------
v(914219443)18:36:11
“1.352.078.944个搜索结果,更多的搜索结果被隐藏,你可以点击下面列表以查看搜索结果。”
“搜索:魔女-莉莉娅。”
“2.078.944个搜索结果,阅读网为你提供关于魔女的惊悚小说,点击这里以查看更详细的内容……”
“搜索:塔里亚。”
“激励女神,希腊神话中司喜剧的缪斯……”
v(914219443)18:36:18
这段话你一定是扫个印象进去
v(914219443)18:37:11
“啊,韩羽?”
不知道过了多久,慢慢地,在黑暗中变得能够听到自己的心跳和呼吸。勉强睁开眼睛,似乎看到一些模糊的影子在眼前晃悠。
鲜血和尸体,邪恶的转化仪式,以及……
“莉莉娅!”
v(914219443)18:37:16
这段你可能会读出来
特别是莉莉娅那三个字
因为上一段是资料,下面一段加入了情感之类的=,所以你会读出来,因为你想体验一下子那个家伙的感受
上面是V的例子和观点,后来101反复读了第二段,我发现我会在人物喊出来的时候,也跟着在心里喊,因为这是强烈的情绪表达。
每一句的开头半句,如果是看进去的情况,也会心里读出来,剩下的扫个印象,然后关键词,比如心跳呼吸,我也会念出来。
越是故事吸引我,越是会放慢速度,试图在心里念更多的字出来。
我感觉,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是通过摄取关键词信息来帮助构建脑海中想象的画面,当文字长短结合,表现得很有韵律,比如有诗歌或者散文的美感,读者就会情不自禁地在心里咏读,体会其中蕴含的美。
如果不够有韵律感,则仅仅限于扫关键词,来快速往下推进。
------
举例,一段绝对扫过去的句子——
那是一把十米长的带血的祖师爷传下来的锋利无比的大砍刀。
改写一下,绝对会读出来——
刀,十米长的大砍刀。
滴着血,落在地上哒哒作响。
那是祖师爷传下来的,名唤——
碧血杀猪刀!
然后群里有人试着用短句来表达,可惜有些琐碎——
小时候,父亲告诉我,祖父是使刀的。
他的刀很快。我不懂这句,有一天我在阁楼上找到一把长刀,红色的刃,好似未干的血。
我得意的找到父亲,告诉他我的刀也很快。
他却没有笑,说祖师不凭武器锋利,靠的是手快。
用古龙体调整一下,看看效果——
小时候,父亲告诉我,祖父是使刀的。
祖父的刀就静静躺在阁楼上,红色的刃,好似未干的血。
那血刺着我的眼,像火一样烧着我的心,让我热血沸腾。
我仿佛听到它在呼唤——
来吧,让我们一起战斗!
每一段的开头,重复上一段最后一句的内容。
把宾语作为新的主语。
这个结构是很有趣的,因为每一段重复上一段末尾的内容,形成了层层递进,情绪强化。
------
总之,行文是要讲究韵律的,内容的安排上也要尽量用生动有趣的情节吸引读者,在表达上,学会用长短句组合,富有美感的词语组合等等,都会给自己的小说带来美感,从而吸引读者细细品读,增强吸引力。
当然,读小说是通过文字的表述,用意群把读者带入故事的情境中,每一行文字进入眼睛,都好像是音符听进了耳中,或是让人接受信息,或是激起人的情感,其中奥妙实在是无穷。
如何一笔笔把人引入小说世界,真要遵循一个表达的规律了,不可小觑啊。。。
----------
本来都发帖了,后来读金庸的《碧血剑》,发现这个问题还没分析透彻,继续。
洞玄道:“嗯,那真是天幸。我们一得讯,大师兄便传下急令,仙都弟子齐集京师。我们在来京途中遇到焦姑娘,那不必说了。大师兄比我们先到,他与何铁手狭路相逢。那贱婢竟然出言讥刺,十分无礼。大师兄跟她动起手来,这贱婢手脚滑溜,大师兄一不留神,额上为她左手铁钩所中,下盘又中了她五枚暗器。她只道这暗器喂有剧毒,大师兄一定活不了,冷笑几声便走了。好在大师兄内功精湛,又知对头周身带毒,在比武之前已先服了不少解药,身边又带了诸般外用解毒膏丹,这才没有遭难。”
随便节选金庸小说中的一段,就会发现他的行文每一短句,也就是10个字左右,很少有超过15字的长句,这样读起来不累。
再看结构,他每一短句单独阅读的话,意思都比较完整,主谓宾都有,所以符合人阅读时对意群的吸收,因为一个短句读下来,一个意思就进入心里了。
但是假如句子比较长,结构缺失或臃肿,读者就不愿意细读,会发生跳读现象。
比如:
我们一得讯——“我们”是主语,“得迅”谓语,“一”是副词。
大师兄便传下急令——“大师兄”主语,“传下”谓语,“急令”宾语,“便”副词。
仙都弟子齐集京师——“弟子”主语,“仙都”定语,“齐集”谓语,“京师”补语。
但假如改写成长句子:
当我们刚得迅的时候,大师兄便传下急令让仙都弟子齐集京师。
第一个短句就不够完整,而且第二个短句里还套着另外一个句子,所以不像诗歌有韵律,读者就会跳读里面的字词。
大师兄比我们先到,他与何铁手狭路相逢。那贱婢竟然出言讥刺,十分无礼。(这里连状语都后置了,十分无礼,就为了避免句子结构复杂)
改写——
比我们先到的大师兄与何铁手狭路相逢,那无礼的贱婢竟然出言讥刺。
一句句还不大容易体会到,长句子,复杂句子如何难读,101把上面一段统统改写一下。
洞玄道:“嗯,那真是天幸。当我们刚得迅的时候,大师兄便传下急令让仙都弟子齐集京师。在来京途中,我们遇到焦姑娘那也不必说了。比我们先到的大师兄与何铁手狭路相逢,那无礼的贱婢竟然出言讥刺。大师兄跟她动起手,谁知这贱婢手脚滑溜,一不留神,大师兄额上为她左手铁钩所中,下盘又中了她五枚暗器。她只道大师兄中了这喂有剧毒的暗器,一定活不了,于是冷笑几声便走了。好在内功精湛的大师兄早知对头周身带毒,在比武之前已先服了不少解药,身边又带了诸般外用解毒膏丹,这才没有遭难。”
改写的这个,意群就过于复杂,让人无法一个个短句仔细阅读。
比如:
大师兄便传下急令让仙都弟子齐集京师。(这个是两个句子意群捏合在一起)
我们遇到焦姑娘那也不必说了。(“我们遇到焦姑娘”这个小句子和“那”这个指代词连用,作为主语,感觉头重脚轻,中间没一个逗号,就觉意群复杂)
大师兄额上为她左手铁钩所中。(大师兄额上,两个词形成一个主语,意群还是不干净)
她只道大师兄中了这喂有剧毒的暗器。(大师兄中了这喂有剧毒的暗器,作为她只道的内容,意群复杂)
好在内功精湛的大师兄早知对头周身带毒。(修饰语过多,意群复杂)
----------
最后,再贴一段非对话内容的,大家有兴趣自己分析一下吧!
回到住宅,焦心等候,傍晚时分,出去打探的人都回报说没有线索。天交二更,袁承志吩咐吴平与罗立如,将单铁生的尸首送往顺天府尹衙门去,公门中人见到他的模样,自知是五毒教下的毒手。焦宛儿领着几名帮友,留在宅里看护伤者,防备敌人。袁承志焦虑挂怀,哪里睡得着?盘膝坐在床上,筹思明日继续找寻青青之策。约莫坐了一个更次,四下无声,只听得远处深巷中有一两声犬吠,打更的竹柝由远而近,又由近而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