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然有二处办公地点,一处在政法委,一处在县公安局。这天他到县公安局处理完手头的事情,经过户籍科,正好看见有民警在调阅户籍档案,他一时兴起,说,你给我查查杨志远这个人。
内勤民警是个女孩,一听局长要查什么杨志远,没敢怠慢,只是觉得这个名字怎么这么耳熟,她问,局长,这个杨志远是哪个村的?
洪然说,好象是杨家坳。
女民警这下记起来了,说,局长,这个叫杨志远是不是高高大大,长相英俊的年轻人。
洪然说,是。
女民警说,他啊,我知道,上个月初他从北京把户口转回县里,是我经的手,我和他是一中的校友,比他高几届。他可是我们一中的名人,四年前,考了个全省第一,上了北京的名牌大学,让新营县一中名扬全省。那天他来回迁户口,我还和他聊了几句,问他为什么好好的北京不呆,回杨家坳作什么。
洪然‘哦’了一声,有些明白向晚成为什么如此看重杨志远这个人,放着好好的北京不呆,跑回杨家坳做农民,这在全国都没有先例。这样的人要么就是傻子,要不就是胆识过人。洪然那天和杨志远喝过酒,显然这个杨志远属于后者。
女民警想要找出杨志远的档案,洪然说,那就不必了。
洪然下了楼,心想,这个杨志远胆识过人,不简单,还真是值得一交。
经过一夏的抢修,进入杨家坳十几公里的山道都加宽了,可以双向会车,进山那几个弯道已经被乡亲们拉直了。有些地方的石头太硬,乡亲们想尽了主意都是没辙,杨志远没讲什么客气,直接找到洪然,让县公安局批了点炸药,请交通局长延平安排二个爆破专家进行了爆破,一切顺利,没出什么事故。为了减少修路对山体植被的破坏,杨志远安排乡亲们在路的两旁移栽了深山里的高大笔直水杉和银杏树,既美观,又实用。只是路是沙石的,今年要用钱的地方多,为了减少费用,杨志远没铺沥青,想等明年再说。
路通了。工业区的第一栋木质结构、带有杨家坳建筑风格、古色古香的独特厂房也建成了。这是杨家坳的一件大事,按杨志远的意思,一切从简。
杨石说,这可不能听你的,这是我们杨家坳村多年不遇的大事,得操办操办,也让乡亲们乐呵乐呵。
杨志远一想,也是,这几月,又是修路,又是建厂,乡亲们忙得够戗,趁这个机会放松一下也好。
按村里老人算好的黄道吉日,杨家坳村举行了厂房的封顶仪式。按杨家坳的规矩,杀猪宰羊,鞭炮轰鸣,锣鼓掀天,沉寂的杨家坳终于欢天喜地了一回。
厂房建好了,杨志远打电话告诉了杨建中。杨建中挺惊讶,说,看不出你们杨家坳的进度还蛮快的。
杨志远说,这是自然,乡亲们都憋着一口气,就想着赶快让机器运转起来。
杨建中说,好,赶明儿我就安排工程技术人员押送设备到你们杨家坳来,你安排几个文化程度高、做事机灵的年轻人,跟着学习。
杨志远说,我这里早就安排好了,现在是万事具备,只欠东风,就等你了。
杨建中说,好,你明天就安排人手接货。
第二中午刚过,农科所的第一台车就到了,这台设备比较大,有十来吨重。杨家坳没有大型起重设备,杨志远早在厂房边砌了装卸平台,杨志远亲自带着杨广唯、杨呼庆和杨家坳的年轻人开始往新建的厂房里移设备,他们用的是杨家坳的土办法,在设备下放滚木,用葫芦拉,用撬棍撬,没费什么事,等第二台车到,第一台设备已经安装完毕。农科所的工程人员直夸,说,还真是不服不用,还是土办法管用,就是用起重设备也没这么快。
杨志远干得正欢,杨雨菲急急地赶来,说,小叔叔,有电话找你有事。
杨志远问,谁啊?我现在正忙着呢。
杨雨菲说,他没说,他说过十分钟再打过来。
杨广唯说,小叔,你先去,这里有我们,没事。
杨志远不放心,说,你们可要听技术人员的话,小心行事啊。
杨广唯说,叔,你放心,我们知道该怎么做。
杨志远到小溪里洗了手,心说,这电话没装多久,知道的人不多啊,这人是谁啊,这么火急火燎的。和杨雨菲到了临时办公室,没一会,电话又响了。杨志远一接,竟然是谢富贵。
杨志远奇怪,说,你怎么知道这个电话号码的,我好象忘记告诉你啊。
谢富贵笑,说,我看你是故意不告诉我的吧,怕我追债。又说,行了,我可不是找你讨债的,我今天是送钱给你。
杨志远更是奇怪,问,你这送得是什么钱?
谢富贵说,你忘了,九月初,我跟你到县一中办事,住在新营宾馆,那房间里不是有你们杨家坳的特级毛尖么,包装袋上不是有电话么,你这电话号码我就是从那得来的。那毛尖我尝了尝,口感还不错。本来第二天想问你这毛尖的事来着,可当时事急就把这茬给忘了。今天我们店里的经理告诉我,店里的茶叶快没了,这不就想到了你。你那特级毛尖多少钱一斤?
看来新营宾馆这个平台还真有效果。杨志远还没考虑价格的事,都是熟人,也不隐瞒,说,我现在就是在投放些样茶打打广告,为明年的春茶做准备,这价格的事还没定。这么吧,正好你给我参考参考,我这茶卖多少钱一斤,让你们有利润,又要体现杨家特级毛尖的身价。
谢富贵笑,说,哪有你这么做生意的,就不怕我坑你。
杨志远笑,我怕个球,低了我不卖就是。
谢富贵说,你知道‘西湖龙井’现在大约是五千元一斤,你那杨家毛尖口感差不到哪去,可人家的知名度高、品牌效应大,要我看二千元的出厂价,三千元零售价应该可以打开市场。
杨志远知道谢富贵说了老实话,和自己的预计差不多,杨志远说,行,就按二千元,你要多少?
谢富贵说,先来二十斤。再来些大众化的,一百到二百一斤的来个五十斤。赶快发过来。
杨志远说,没问题。中秋节后我让雨菲带给你,不过你得到长途汽车站去接货。
谢富贵说,就这么定了,你可要快点。
杨志远放下电话,杨雨菲在一旁已经听明白了八、九成意思。她不无担心地说,小叔叔,毛尖村里有,这没什么问题,就是包装盒怎么办,二千元一斤的毛尖,怎么着也要像个样子吧。
杨志远这方面其实早有考虑,他问,我设计的外包装纸袋,省彩印厂到货了没有?
杨雨菲说,首批五千包装袋中秋节前我就已经带回来了。
杨志远从桌子的抽屉里,拿出一张图纸,你让你爷爷找村子里手艺最好几个木工,先照样子做一个样品,你多找些人看看,大家提提意见,行了,就批量生产。
杨雨菲一看图纸,说,小叔叔,你这是怎么想出来的,用楠木做外盒,还分别雕一龙一凤二种图案,一个外包装袋装二盒刚刚好,方便人家送礼,真是绝了。
杨志远笑,记得我们中学课本上那个《买椟还珠》的故事吗,我要的就是那个效果。至于那便宜的,就用竹筒,贴上我们的商标,一样好看。对了,你让你爷爷多准备几斤茶叶,野味。给今天那些来的司机、技术人员每人一份,后天就要过中秋了,人家还来我们杨家坳,不容易。
杨雨菲尽管只是中秋节回来帮忙,但已经很有模样了,她拿出笔记本,一条条记录,然后同杨志远核实了一遍,这才出去落实。杨志远心说,这小丫头不错,是个好帮手。
没多久,谢富贵又打电话来,说,志远,再给我来五十斤特级毛尖。
杨志远觉得这也太快了些,说,你上次要的毛尖就消费完了?你谢老兄的生意也做的太好了些吧。
谢富贵叫,说,什么啊,有顾客尝了那毛尖觉得不错,再一看那楠木盒子,不说二话,一次二斤,直接提回去送礼了。我自家店里就消费了个四、五斤。我都没弄明白,你杨志远这卖的是茶叶还是楠木盒子。
杨志远笑,说,给你讲过故事,古时候出了一个很著名的乡巴佬,有一天,他捡到一颗珍珠,乡下人穷,于是就想把这珍珠卖出去,换些银两贴补家用。于是他做了一个盒子,装了珍珠到集镇上去叫卖,这时候他碰见了那个同样著名的大款,那款爷买下了乡巴佬的珍珠,只要了盒子,却把珍珠还给了乡巴佬。
谢富贵说,这不就是《买椟还珠》吗,这个故事我这个乡巴佬也知道。
杨志远说,那你知不知道这个著名的乡巴佬自从成为了营销学的开山鼻祖,开启几千年以后才有的《市场营销》,我这个乡巴佬现在就是在学他,现在看来效果不错。
谢富贵笑,说,你少跟我臭美。我问你‘陈记鱼店’的那个乡巴佬是不是也找你要了毛尖,这个陈胖子怎么老是和我对着干啊。
杨志远得意地笑,说,这就又引出了一个著名的渔翁的故事,鱼蚌相争,渔翁得利。要不要我说给你听听。
谢富贵笑,这么说你现在既是乡巴佬,又是渔翁了。
杨志远说,那是自然。
谢富贵说,你少得意,我问你,陈胖子店里的那些野菊是不是你提供的?
杨志远说,是啊,怎么了?有什么问题?
谢富贵问,问题大了去了,我问你,你给陈胖子是什么价格?
杨志远实话实说,按朵算,每朵三元。
谢富贵叫,我靠,你知道陈胖子卖的是什么价啊,每壶十八元。
杨志远说,这好啊,这说明杨家坳的野菊有市场,他赚他的,我不眼红。大家都有的赚,这市场才做得大。
谢富贵说,还别说,你这野菊还真适合女性心理,当着客人的面,在壶里放一朵黄色的菊花,开水一冲,轻盈地舒展,色泽艳丽,还不掉一丝花瓣,还没喝,那些女仕就已经赞叹不已,而且茶水有一种自然淡黄、口感甘甜,视觉感好,味道又纯正,在陈胖子的店里都卖疯了。
杨志远笑,说,我怎么觉得这话从你这个乡巴佬的嘴里应该是说不出来的啊。
谢富贵也笑,说,这不是我说的,是从客人的口里传出来。我暗地里找陈胖子打听,这乡巴佬瞒得死死的,我一想,把野菊当作茶卖的点子,本省也只有你杨志远才想得出来,这不,一来找你要些毛尖,二来找你问问野菊的事。那陈胖子找你订了多少?
杨志远说,这可是商业机密。
谢富贵骂,你少跟我扯蛋。
杨志远说,第一次二千朵,第二次五千朵,这一回一万朵。
谢富贵笑骂,妈的,陈胖子这乡巴佬这次比我先行了一步,闷声发了笔不大不小的横财。这次你也给我一万朵。
杨志远说,没问题,我今年的野菊大丰收,要多少有多少。
谢富贵说,你今后有什么适合在我们酒楼销售的农产品一定要告诉我。
杨志远说,行,我记下了。
杨志远放下电话,把发货单填给了杨广唯,说,通知杨自有,立马发货。
然后杨志远坐在窗边回味了一番刚才与谢富贵的对话,总觉得自己遗露了些什么东西。他逐字逐句的慢慢琢磨,慢慢地就琢磨出一些味道,知道自己在担心什么:一是毛尖的楠木包装外观很受大家的喜欢,带动了毛尖的销售,这显然是好事,但也有坏处,过不久肯定会有同行仿冒,这不得不防。二是今年野菊的销售已经抢得了先机,明年肯定也会有人来抢这个市场,怎么防?
杨志远左思右想,明白了,这两个事情其实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已经取得了先机,这就是自己目前最大的优势,自己必须在这个时间段里做些什么,用来巩固市场。他仔细琢磨,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了。
杨广唯等人帮杨自有把货装上拖拉机,杨呼庆跟着杨自有去镇上的邮局帮忙,杨广唯回到办公室。杨志远一招手,说,广唯,你得马上给我办两件事:一是赶快到工商局去问一下,看哪里可以申请外观专利;二是你跟雨菲联系一下,看看市面上有哪种透明的茶壶深受她们女生的喜欢,想办法找个工艺品厂订做一批,把公司的名字、地址、电话全印上,今后凡是订购野菊的客户每一千朵送一个茶壶。
杨广唯点头,说,我知道该怎么做了,我这就去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