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给大家说说蜀汉四相之一的蒋琬,此人曾向诸葛亮提出五路大军进攻魏上庸一带,最后却没有被采用。
蒋琬,字公琰。零陵湘乡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与诸葛亮、董允、费祎合称“蜀汉四相”。
蒋琬年少时好学,聪明过人,仪态轩昂,气度不凡。青年时与表弟刘敏因才学而知名当时。后跟随刘备,刘备平定蜀地后,蒋琬被任命为广都县县令。
刘备、诸葛亮等人出巡至广都县时,发现蒋琬令政务不理,且沉醉不醒。刘备勃然大怒,要将蒋琬加罪处死,诸葛亮劝刘备说:“蒋琬是社稷之器,而非百里之才,为政以安民为本,不以修饰为先,望主公明察。”刘备素来敬重诸葛亮,于是将蒋琬免罪,但还是将其罢免。
建安二十四年,刘备进位汉中王,调蒋琬入中央任尚书郎。
建兴元年,后主刘禅即位,丞相诸葛亮开府治事,辟蒋琬为东曹掾,又举他为茂才,蒋琬谦逊不受,一再推荐刘邕、阴化、庞延、廖淳。诸葛亮再三勉励,在给他的文告中说:“如果为了避亲故而舍弃了有德之人,就会使百姓遭受苦难,众人既然于心不安,确实又使内外官员不明其中道理,你应当尽力施展才能,以此表明这种选举是公正慎重的。”后迁为丞相参军。
建兴五年,诸葛亮转驻汉中的时候,准备北伐曹魏,蒋琬与长史张裔留统丞相府的一切事务。
建兴八年,蒋琬接替张裔担任丞相长史,加封抚军将军。诸葛亮每次征伐,蒋琬常筹集粮食,组织运输,补充兵源。
建兴十二年,诸葛亮病逝,蒋琬被任命为为尚书令,不久又加封行都护,假节,领益州刺史,迁大将军,录尚书事,封安阳亭侯。
诸葛亮刚刚去世,远近之人都感到危惧。蒋琬出类拔萃,位处百官之上,既没有忧伤的表情,又没有欢喜的脸色,言谈举止跟平常一样,于是众望渐服。
延熙元年,刘禅命蒋琬开府治事,加大司马。
同年,司马懿率军讨伐辽东公孙渊,刘禅诏令蒋琬率兵进驻汉中,等待时机,与孙吴夹击魏国。六年之中,蒋琬率军屯驻汉中,魏军不敢来犯。此期间,蒋琬还多次命令姜维率偏师西进,采取一种进攻的姿态,但是收效不大。蒋琬认为,诸葛亮生前多次出兵秦川,道路艰险,来往不便,不如沿汉水、沔水东下,于是,蒋琬大造舟船,准备袭击魏国的魏兴、上庸二地,但不料旧疾复发,未能成行。朝中官员大多认为:水路出兵容易,但万一失败则回返不易,不是上策。于是朝廷派尚书令费祎、中监军姜维来汉中,试图劝阻蒋琬,之后蒋琬进驻涪县,病情日益加重。
延熙七年,蒋琬因病将益州刺史之职让与费祎,刘禅便任命费祎为益州刺史。
延熙九年,蒋琬病逝,追谥为恭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