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科学界第一大佬。
朱舜听到这个名字,真是有点震惊,没想到线膛枪竟然把这位大佬都给惊动了。
知道了这位大佬的身份,朱舜也不觉的破破烂烂的土屋有什么丢人的,大大方方的邀请道:“徐侍郎要是不觉的家里寒酸,进去喝杯茶吧。”
徐光启没想到一个小小铸匠,气度竟然是这么的不凡,要知道很多贫寒出身的进士,别看读了很多的书,见了他都是战战兢兢的。
说一句话都不敢,更不要说这么大大方方的邀请了,徐光启更加高看了朱舜一眼:“那老夫就打扰。”
站在旁边的朱忠仁兄弟三人彻底傻住了,朱忠仁和老三甚至是主动抽了自己一巴掌,看看自己是不是在做梦。
他们老朱的家门,竟然走进去一位穿着红色官服的高官。
朱忠仁抽了一下还不过瘾,连续抽了三下,再往院子里看去,还真的走进去一位红色官服大官,傻笑起来:“出息了,我儿子真的是太出息了。”
看得出来,这位红色官服的大官是为了儿子,朱忠仁兄弟三个带着六个小一辈也不敢进去,就站在门口等着,省的给朱舜添乱。
徐光启走进这间破烂院子,拿出了那支线膛枪,认真的问道:“这支火绳枪可是你发明的。”
打从这位过来,朱舜就明白怎么一回事了,不是自己的面子足够大,而是这支燧发线膛枪的面子大:“没错,就是我发明的。”
“不过,这个不叫火绳枪,叫做燧发线膛枪。”
朱舜知道他们不明白什么叫做燧发线膛枪,就把线膛枪拿了过来,又要了一份火药和铅弹:“徐侍郎是火器方面的大师,应该很清楚火绳枪的缺点。”
“发射的步骤太过繁琐,从清理药锅开始,一直到挂引线,前前后后有十来个步骤。”
“就算是训练的再是有素的军士,起码也要很长时间才能发射一枚铅弹。”
“这个线膛枪最大的优点,除了射程达到了三百步以上,远远超出了火绳枪一百步的射程,还有一个最大的了,用行动表演给他看。
拿出小木锤把铅弹敲进枪管,往药室里倒进火药,只用了两个步骤,就端起来燧发线膛枪对准家里的土墙,开了一枪。
徐光启注视冒出一股硝烟的燧发线膛枪,脸上出现了愕然的表情,嘴皮子都有点哆嗦了:“两两步,竟然把繁琐的步骤,精简到了只需要两步。”
徐光启作为明代火器第一人,太清楚这种燧发线膛枪意味着什么了,已经不是将会带来一场变革了。
一个崭新的火器时代,到来了。
这就是他们这些研究火器的人,这辈子最大的志向,用火器改变大明王朝的命运,没想到真的实现了。
已经年近七十岁,在官场起起伏伏了一辈子的徐光启,抚摸着燧发线膛枪的枪身,老泪纵横。
徐光启也不说话,抱着燧发线膛枪急匆匆的离开了这里,坐上外面的轿子,吩咐轿夫用最快的速度赶回去。
军器局大使站在旁边看着急匆匆离开的徐光启师徒二人,脸上充满了唏嘘:“这种燧发线膛枪的意义实在是太重大了,你小子看来真的要发达了。”
军器局大使知道这小子不明白里面的前因后果,主动解释起来:“自从万历年间的萨尔浒大战过后,咱们大明的军队彻底被满洲鞑子们打怕了。”
“就连大明的内阁宰辅也习惯了失败,处理从边关送过来的公文,只有一种情况。”
“某某总兵被后金斩杀,某某总兵弃城逃跑,某某总兵投降后金。”
“但凡是能够斩杀几十名满清鞑子,都是一场大捷。”
“突然有一天,内阁宰辅不会处理一件公文了,宁远大捷,斩杀敌人数万,杀死后金大汗努尔哈赤。”
“这个宁远大捷能够胜利的关键,就是火炮火枪这些火器。”
“所以说咱们皇上登基以后的第一件事,就是重新启用徐侍郎这些擅长火器的臣子。”
“火炮火枪的地位已经上升了国之重器的地步,怎么改进火器,开启一个新的火器时代,就成了徐侍郎这批人最大的理想。”
军器局大使突然转过脸来,认真的看着朱舜说道:“而你就是开启这个时代的人。”
朱舜笑了笑,没有说话,一切尽在掌握之中。
朱舜看了一眼天色,已经彻底黑下来了,就邀请道:“时间也不早了,张叔在家里吃过饭再走。”
军器局大使明显也有要事,摆了摆手说道:“饭就不吃了,我今天还有事得赶回去。”
说完这句话,也是很着急的离开了这里。
朱舜亲自把他送到了门外,望着那顶轿子,心情大好。
朱舜不知道的是,晚上还发生了一件事,一件大事。
这一夜。
有位红袍高官,夜闯皇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