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工地上的人吃完早饭就一个个迫不及待地走了,有往县城去的,也有直接回家的。老王对杨雪颇多照顾,又是孤身一人,杨元本本来也邀请老王去自家过节的。不过老王拒绝了,说自己早就和蔡捕头说好去他家过冬至节的。
当初史良赔偿给杨雪的一百五十两银子,因为数额巨大,杨家父女又暂时不回家,老王就让蔡捕头先给收着,等杨家父女归家的时候再去拿。所以今日老王要帮着杨家父女先去蔡捕头那里拿银票。
老王驾着车,拉着杨家父女以及罗大安常子胜一道进城,拿到了银票之后,大家就去城门口等着薛氏她们。没等多久,就看到薛氏白氏婆媳来了。
“三丫头,我的儿,你遭了大罪了!那杀千刀的恶贼,怎么老天就不响个炸雷劈死了他!好孩子,给祖母看看!”“雪姐儿,雪姐儿……”薛氏白氏一看到杨雪,立马飞奔着过来,白氏拉着女儿的手,薛氏干脆将孙女一把搂住,在她脸上反复察看。
“还好,没什么伤疤。走两步给我看看。”“对对,雪姐儿,走两步。”薛氏白氏显然是听说杨雪摔着了腿,担心留下什么后遗症。
杨元本呵呵笑道:“瞎担心什么,不是让人告诉你们了雪姐儿没摔到哪儿嘛。”薛氏还是不放心,推了推杨雪道:“好孩子,走两步给祖母看看。”
“没事,我就是扭到了脚踝,还没有当初娘的脚伤得厉害,几天就好了的。”杨雪来回走了两步,“看,好好地没事啊。”薛氏抚胸:“这下我就放心了。”白氏搂过女儿,哽咽道:“老天有眼,保佑我儿从那么高的地方跌下都没事。”
“固然是老天有眼没叫我们雪姐儿摔着哪儿,可没有人家常家后生及时去悬崖底下找人,雪姐儿冻都得冻死。这就是救了我们家雪姐儿的常家后生。”一旁的杨元本忍不住接腔,然后向老娘和妻子介绍常子胜。
“祖母好,杨家大婶好。”常子胜明白自己能不能娶杨雪,关键在于眼前的两个女人,尤其是薛氏。他强压下心里的紧张,努力装出落落大方的样子上前打招呼。
杨元本托去捎信的人将事情经过说给了薛氏她们听,薛氏自然知道常子胜,她对常子胜满怀感激,这下见到了人,立马拉着人家的手道:“后生,这回真是多亏了你,要不是你,我家雪姐儿兴许就没命了。”她边说边打量着人家,然后赞叹道:“好,好,真是个好后生,不光心眼好,这模样也好。身板壮实,瞧着就是个能干重活的。”
薛氏拍着常子胜的手不住嘴地夸,一旁的白氏笑着帮腔:“是啊,是个难得的好后生。”杨元本还嫌不够,补了一句:“这后生挺厚道,我跟他搭伙抬石头挑土,人家一直照顾着我。”
常子胜虽然想博取杨家长辈的好感,可被这么当着面地夸,实在是够难为情地,面红耳赤地他不敢从薛氏的手中抽出自己的手,只能讷讷地道:“啊,那个,都是晚辈应该做的,不过小事而已,哪里当得起老人家这般夸奖。”
罗大安笑着打趣道:“子胜表弟面皮薄,可经不起祖母和爹娘这么夸。”薛氏看着常子胜不自在的样子,赶紧放开了手,呵呵笑道:“这孩子,害羞了啊。”
杨雪看着常子胜手足无措的样子,忍不住捂着嘴巴在一边偷笑。常子胜看了杨雪一眼,开心极了。杨家的两位女性长辈对自己印象不错,杨元本更是在帮着自己说话。从眼下形势看来,自己娶杨雪的愿望达成的可能性还是蛮大的。
杨雪问杨冬怎么没来,薛氏道:“姜达来了,我让他帮着你二姐先将鸡鸭杀好剖好,家里事多就留他在家里帮忙了。”杨雪明白了,姜达和二姐虽然定了亲,但毕竟没成亲,家里就他们两个人不合适,祖母留下小弟这是为了避嫌呢。
也许有些人家的姑娘,偷偷地和未婚夫有了肌肤之亲不算什么大事,但在杨家是绝对不允许的。当初在窝沟杨霜说到那新鲜草结的时候语气比较平淡,但并不代表她就敢这么做。
杨霜和姜达定亲之后,薛氏第一时间就告诫了自家孙女,不允许和姜达太亲密,至于那偷偷打草结的事情想都不要想。薛氏的原话是:“当初我祖母这样告诫我,我后来又这样告诫你两个姑姑和你大姐,她们三个都没叫我失望,你也一定不能叫我失望。”
杨霜将这话原封不动地说给杨雪听,杨雪暗自为自家祖母点了个赞。本来就是,即便是前世,婚前那啥绝大多数女孩的家长都不赞同,更何况是这女子地位极其低下的古代。姑娘家家的不自爱,分分钟可能悲剧。
杨元本将银票全交到薛氏手中,由她决定今日兑换多少钱。薛氏盘算了一通,决定换十五两银票的钱。去钱庄换好了钱之后,薛氏对杨雪道:“雪姐儿,这钱是人家赔偿给你的,你这回受了很大的苦,侥幸捡回一条命,祖母给你四贯钱随你自己怎么花,算是安抚你一下。”
这话正中杨雪下怀,她自然不会推辞,接过那四贯钱,然后根据自己对想买东西价钱的了解,默默地开始分配。薛氏最先买了几斤肉几斤点心,在杨雪的带领下去看了秦氏。秦氏的家离县城不远,她今天要服了最后一次药后再回去,眼下还在方家安排的房子里住着。
薛氏白氏对着秦氏,感谢的话说了几箩筐后才告辞。跟着薛氏又买了几斤肉几斤点心让常子胜带去给常父,常子胜哪里肯收。
薛氏道:“好孩子,这东西你一定要送去。全靠你爹娘养了你这么好的孩子,我们家雪姐儿才平安无事,感谢一下你爹娘是应该的。原本该我亲自送去,可是我还要买好些东西,一耽搁回家兴许就天黑了。好在我们元本往后还会和你爹一道回河堤工地服劳役,感谢的话由他到时候再说也行。”
常子胜推脱不得,只好提着东西跑去码头找人。
常家今日来的是赵氏白氏以及马氏婆媳三人,原本赵氏是只打算带大儿媳白氏来的,可是二儿媳马氏话里话外都透露出想跟着一道来的意思。赵氏担心马氏说自己偏心,只好带着她一道来了。
马氏为什么非要来,还不是听说小叔子得了官府的二十两银子的赏钱。这么一大笔钱,婆婆就带着大嫂来,万一婆婆背着大家悄悄地给大嫂买什么东西,谁知道啊,她可不能白吃亏。跟着婆婆一道来,兴许能捞点好处呢。
公公果然一见面就将二十两银票给了婆婆,婆婆去钱庄兑换好了之后,就照着原先的打算开始置办东西。白氏双眼放光地跟在婆婆身后,可是越走越失望。
婆婆还是一如既往地抠门,明明怀里揣着那么多钱,可冬至节的肉还是只买了三斤,给孩子们的零嘴也还是几个葱油饼了事,桃酥芝麻饼之类的点心提都没提。
更气人的是经过徐记面铺的时候,公公都说了横竖有钱,索性大家去里头一人点一碗面吃。可婆婆却道:“牛肉面那么贵,一碗可以买好几个葱油饼了,咱们一共四人,你算算可以买多少葱油饼?倒不如将这钱节约下来,多带几个饼回去给家里那几个馋嘴的吃。”
然后公公就不做声了,然后大嫂那个惯会拍马屁的迫不及待地应和道:“对啊,牛肉面太贵了,哪里是咱们乡下人吃得起的。”
马氏气得肝疼,白氏这臭婆娘说的什么屁话,什么叫“哪里是咱们乡下人吃得起的”,她眼睛瞎了吗?明明徐记里头坐着的大多是乡下人好不。
可怜马氏满心以为这回跟着婆婆进城赶集能捞到什么好处,可是除了吹了一阵冷风,走了一通路之外,什么也没捞着。憋了一肚子火的马氏偏还不能有任何表现,老老实实地跟在婆婆身后赶回码头。船上的人不够多,船家还要等人,常家人坐在船上枯等。
“九姑,九姑,哟,真的是您!”正感无聊之际,岸上有人大声喊着。赵氏觉得那声音有几分耳熟,趴到窗户边一看,却是娘家的堂侄女腊梅。
“腊梅,你今日也来赶集啊,怎么没见你娘。”赵氏大声问道。“九姑您不知道啊,我跟子胜表哥一道都在河堤上服劳役,这不冬至节放假回家过节嘛。”
赵氏恍然道:“哦,是这样啊。你们家怎么叫你一个姑娘家去服劳役呢,你哥哥呢?”赵腊梅道:“我哥哥跟我一道去的啊。这不都是咱们家上回服劳役的时候因为我爹中途生病,没做够,这回就加派了嘛。我可真的服了官府的人了,居然算得那么清楚。”
赵氏呵呵地笑:“官府的人哪能随便叫人糊弄的。不过人家也公平啊,你看上回你二祖父家多征了人,这回就免了。”赵氏说的“二祖父”指的是自己娘家。
“九姑,横竖咱们的船都没开,不如上岸,我有话想告诉九姑您。”赵腊梅死命拉着自家哥哥不要一早回家,等的就是和赵氏说话这个机会,见着了人哪能放过。
虽然离开船舱去码头吹风很冷,赵氏也不觉得赵腊梅有什么重要的话要告诉自己,可大姑娘的面子不好驳,她只好点头,起身准备离开船上去码头。
“娘,爹,大嫂二嫂,太好了,幸好你们没走!”赵氏刚一起身,抬头却见小儿子提着几样东西走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