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就停止在了这一刻,没有人再说话。
众人皆循声看向了站在那些姑娘身后的舞扬。
姑娘们窃窃私语,多是怜悯与可惜,她们在红尘之中看惯了这情爱之事,这些风花雪月对她们来说早已成了岁月之沙。
而最为惊讶的是鬼戎,他不可置信地看着舞扬,不知道是因为舞扬的那个字还是舞扬的这个决定。
而依旧坐在那里喝着茶的苏乞人,对舞扬的出现,好像根本没有放在心上。
他不难过?
他不爱她,又有什么难过不难过。
阡陌的目光重回到那纤弱的身子。
舞扬除了那一个字,再没有说话。
多年后,舞扬告诉阡陌,那一个字她在心里念了好多年,想了好多年,虽然事实与自己想象的南辕北辙,不过还是用到了。
她慢慢走到了鬼戎的身边,抬头望着鬼戎,然后脸上露出一个可爱的笑容,释然,放开,成全,结束。
所有的故事,因为她的一个笑容到此结束?
舞扬低头,伸出自己的右手轻轻拉起了他的右手腕,然后转身走向阡陌的方向。
阡陌又看向那边的苏乞人,依旧不停地喝着茶。
破绽百出的戏码,苏乞人,你知道你杯子里的茶喝不了这么久的。
也许你甚至不知道舞扬在你心里究竟是个什么地位。
百里阡陌想要劝阻舞扬,又被张凌云给扯住,“苏乞人这么做,也许有他的苦衷。”
阡陌抬头望着这个男人的深谙的眸子,犹豫了一下,最终没有说话。
舞扬带着鬼戎走到了阡陌的面前,她仍旧是一脸的笑意。
每次看到她不是笑,就是愧疚。
在她的世界,应该是没有恨的,这样的女人,偏偏要承受那么多的痛,背叛和沉重。
舞扬比划着,告诉了阡陌自己要离开了,希望阡陌也能看清自己的内心。
阡陌是看得懂的,而鬼戎以为他们不懂,便又给他们解释,“舞姑娘说,希望你能认清自己的心,过自己想要的生活。千金难买一回头。”
鬼戎说完,又低头望着舞扬,而舞扬也很有默契地转头抬眼看着鬼戎。
他们认识,不过几日而已。
难道这就是所谓的缘分?
心里忽然觉得好难过,爱得再久都不及遇见一个懂你的人。
舞扬道别完,便和鬼戎走向门口,大门转角处,她的身影消失的时候,阡陌看到的是寂寥还有绝望。
明明还是不愿放手,为的只是成全苏乞人的薄情吗?
“爱到不爱,才是最爱。”张凌云许也是感触颇深,在阡陌的身后说出这么一句话。
爱到不爱,才是最爱。
不是占有,而是成全。
舞扬他们一走,云烟阁又开始骚动起来,阡陌和张凌云等人依旧站在那里,看着那个熟悉而又陌生的苏乞人。
张凌云道,“不去打个招呼?”
“不必了。”阡陌先行转身。
却在背过身的时候,听见了苏乞人的声音。
他冷冷道,“百里阡陌。”他又直呼她的姓名。
阡陌停住脚步,但是没有回头。
“连朋友都不是了?”听见了他踢开凳子的声音。
阡陌无奈笑了一声,朋友?他们早不是朋友了吧,朋友一词何以再次出现?
“借你兵马,只是还你一次救命之恩,倘若让你有什么误会的,今天算是澄清了吧。”
百里阡陌觉得自己的态度比以前更冷了,因为舞扬的事情。
刚刚其实不难看出,苏乞人的分神,他在想着别的事情,也许正因为那些他在想着的事情,他才决定让舞扬离开。
可是对于不知真相的舞扬来说,这是何其的残酷。
有时候,一个拒绝,对别人来说,那是千刀万剐。
“若是因为舞扬的事情,让你对我这么冷漠……”
“苏乞人。”阡陌终于还是转身,看着那个男人,徐徐道,“我还记得我在借你兵马之前的约定。就如你对舞扬做的事情一样,以后,你也没必要出现在我的面前。”
说完,阡陌就转身离开了云烟阁。
与其说是走出了云烟阁,不如说是逃出了云烟阁。
扪心自问,她对苏乞人没有动过情吗?在山洞的时候,在夏国的时候,那个一直护在她左右的苏乞人,她动过心吧。
就像那个替身说的一样,在她心里其实一直有苏乞人的位子。
可是,她更在乎夜星宇……
不管那是因为对三年前的执着,还是对三年后的遗憾。
对感情,谁都不能贪心,有了一个,还想着另一个。
她快步走向客栈门口的马车边上,然后自顾自地爬上了马车。
坐在马车上,情绪平静了不少。
随后张凌云上了马车,但一直未见采儿和袁骁。
百里阡陌抬头,疑惑地看向张凌云,还为问话,张凌云就解释道,“我让他们在下面等一会儿,因为我有话问你。”
“问什么?”
“对苏乞人,你是否有动过情?”他问这话的时候,小心翼翼,生怕触怒了阡陌。
阡陌双唇微张,对张凌云的这个问题,何止是惊讶更是惊恐吧。
她不知道该不该如实回答,更不知道他问这个问题的用意何在。
“这与你何干?”这句话虽然强硬,可是阡陌说的时候却柔的很。
所以她不会担心张凌云会因此生气。
张凌云点头,“不正面回答,那就是有动过情。”
“那又如何?”她问。
“并非要责难你,只是问问。”他的声音弱了很多。
平时对于朝政上的事情,他说话大声,固执,闹脾气什么不会。可现在他说每一句话,都跟受了惊吓一样。
百里阡陌知道自己的语气也是有些过了,便解释道,“曾对他有过依赖,可不知道那算不算是动过心。但一定是感动过。”
听得阡陌的解释,张凌云嗯了一声,便不再说话,然后掀开了帘子让袁骁和采儿上了车。
四人坐稳之后,马车又开始了颠簸,马车外,京洲又开始喧闹了起来,那些起早贪黑为生活而劳碌的百姓开始吆喝起来,行人纷纷攘攘,开始了又一天的奔波。
马车后,苏乞人静静站在路中央望着马车离开的方向,眼眶已是红了一半。
本书首发于看书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