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惠文王继续他爹的遗志,攻魏,夺西河。不仅仅是他爹的遗志,还是他爷爷的。
秦惠文王任用公孙衍做大良造,进攻魏国。魏一看,河西被秦蚕食鲸吞差不多了,就索性把河西割给秦以求和。
河西割了没多久,河东部分地区也沦陷。秦依样画葫芦,魏在河西建根据地,我现在在河东建。
这时,张仪来秦,公孙衍受到排挤,回到魏国。据说魏国重金贿赂公孙衍,让秦转向进攻西面的游牧民族,要是真收了,并且被知道了,个人觉得应该就不是排挤这么简单了。
凭他三寸不烂之舌,让魏用上郡和秦换河西,上郡不仅比河西地广,而且嵌入到秦的版图中,只要魏不突破性的经营河西,秦可以很容易的夺回来。
当时秦国的周围情况,东边不好发展,有魏挡着,历史又重现,秦又遇到发展瓶颈。
张仪提出的对策是,让楚魏相争,让魏归附秦。秦惠文王一听有戏,就委任张仪为相。
张仪是秦新时期的分水岭,以前有障碍,转向。现在有障碍,用化骨棉掌化了他。
说到张仪,就想到苏秦。苏秦侍燕,帮助燕抗齐。一个战场在西,一个战场在东,交集可能有限。
据说马王堆出土显示,苏秦比张仪晚死二十多年,所以西部战场,上演的大戏,应该是张仪和公孙衍。
公孙衍的主张,和秦惠文王的不合拍,慢慢就受到冷落。公孙衍就去了魏国,他的一次次联合诸侯攻秦,都以失败告终。
史记上记载,苏秦安排张仪入秦,使秦不攻赵。张仪的确可能是有人故意安排入秦,是否是苏秦待定。
他的目的,是挤兑公孙衍。公孙衍任秦将,打的魏无还手之力。有人想用公孙衍克秦的虎狼之师,让张仪把他挤兑出秦,对秦就有怨恨。
你既然是将才,就给你良兵,魏武卒,现成的,去报仇,去打秦国。没想到给秦送了一个相当厉害的角色,一个萝卜一个坑,张仪简直就是为秦这坑准备的。
公孙衍到了魏,当时的丞相是抗秦派惠施。不知道是不是公孙衍这哥们,脑子被气糊涂了,还是因为是个不记仇,心胸宽广的,联合齐国去打赵国。
“请问您当时怎么想的,秦摆在那,您为什么不打秦国”,
“我当时用了零点零一秒考虑,是不是先杀只鸡,试试刀,彼此磨合一下然后攻秦”,
“高明,那为什么没能成功攻秦呢?”,
“张仪那个嚼舌头的,太厉害了,迫使魏就范”。联合攻秦,没联合成。
魏自己,也被秦给虐蔫了。攻赵成功,秦就开始警觉,
“我擦勒,挺厉害的嘛,不对,我要搞破坏”。魏想拉拢齐楚,秦三面出击,对魏胡萝卜加大棒,对齐楚,也是紧急会见。
这个策略,本身就有问题,齐和秦相隔十万八千里,一个在西,一个在东,齐只可以做后援。
楚国差点被吴给灭了,就是秦国救的。此计被破,公孙衍又拉韩赵燕中山。
脑子秀逗了?开始拉齐楚干嘛?真正能起作用的,还是晋三家。燕太远,中山,芝麻大的国家。
当时最好的做法,就是联合韩赵,防止齐楚袭后院。楚最麻烦,秦救过楚。
怎么联合五国呢?称王,魏自己已经称了王,韩也是,只有赵燕中山。
燕比晋三家国土面积大一点,为何现在还没称王呢?燕是周室后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