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隆三年十一月,西北风萧瑟,而在荆南之地荆州节度使府邸内,昔日南平皇宫内。
是夜,天空的乌云一直笼罩着,星光惨淡,格外的阴冷,还伴有西北风。
疾病缠身的高保勗自知一病不起,遂召集自己的侄儿,已故兄长高保融幼子高继冲以及牙内都指挥使梁延嗣到自己的病榻前。
房间内昏黄的烛火在一动一动地闪烁着,而在屋外也有一阵大风吹过来,此刻窗户也在剧烈地摆动着,在寂静黑暗中给人一种惊悚之感。
屋外,脚步声急匆匆地过来了,高继冲衣带未解,便急急忙忙跑到叔父的寝室内,屋门被推开,而梁延嗣也恭敬地站在一旁。
床榻之上,高保勗浑身上下已经瘦的不成人形了,一张苍白的脸色挤满了病态,凹陷的眼眶上如同蒙着一层薄纸一般,枯瘦的双手摆在床榻的两侧。
身上虽然盖着一床蚕丝锦绣被子,可是那床上的人一刻不停地抖动着,寒冷已经蔓延了他的整个身子,而那被子上的花纹也如同蛇纹一般,给人一种冰冷嗜血的感觉。
闻讯而来的高继冲一进门,便立马跪在高保勗病榻前,哭喊撕扯叫声,喊道:“叔父,侄儿来了!”
高保勗听见一阵脚步声以及哭泣声,他艰难地张开双目,头也不能动了,也不知人来齐否。
只见昏黄的屋内,黑压压站满了人,而且光线极为昏暗,他艰难地抬起枯瘦的右手,一只手已经脱力,艰难地摸着高继冲的头发,遂嘱托道:“冲儿,你……来……过来了……”
“叔父——”
高保勗侧过脸,见到了梁延嗣,他遂艰难道:“我……疾遂不起,梁兄弟……孰可付之后事者?”
“主公!”牙内都指挥使梁延嗣站在一旁,同时看着高继冲,之后遂言之:“主公不念正懿王乎?先王舍其子继冲,以军府付公。今继冲长矣,主公也可早日托付大事与他。”
高保勗盯着高继冲,而高继冲此刻正跪在他面前,头已经跟膝盖那头挨得很近,高保勗转过头,看了侄子一眼,遂低声道:“梁……你说的对。”
高保勗遂让身旁之人拟定文书,即以高继冲权判内外兵马事。
……高保勗话未说完,病房内的烛火已被风吹灭了,待众人找来引火之物时,只见床榻之上,高保勗安详地闭上了双目。
高保勗已死,时年三十九岁。
……从建隆元年到建隆三年,高家在短短几年工夫就已经丧失了二主,而继承人年幼,当初因为其子高继冲年幼,难以服众,恐怕会葬送高家基业,因此高保融遗命其同胞母弟高保勖继位。
建隆三年,高保勖因病去世,膝下无子,也只好听从牙内都指挥使梁延嗣的劝解,遗命其侄即高继冲嗣位。
高保勖死后,高继冲继位。
……
南平地界之内,叶十七等人一边在此地隐藏,一边打探消息,知晓了荆南节度使病死的讯息。
叶十七等人立即将消息分别传往开封以及湖南衡州无庸子那里。
同时叶十七等人也去了湖南潭州,在潭州见到了无庸子,告知了此事。
无庸子亦从叶十七等人口中得知了荆南节度使病故消息,遂心中大喜,感叹世事无常,时也,命也,而这次高、周二家亡了当家人,对宋朝廷就更加有利了。
“万事休(时荆人对高保勗的绰号)已,东风来也,假道伐虢,袭占荆南。”无庸子哈哈大笑,转身便走,后又思量大计。
……
此时在开封,赵德昭已经得知了南平的消息,建隆三年泉州节度使留从效、湖南武平军节度使周行逢以及荆南节度使高保勗三人先后离开人世,对大宋来说也是有帮助的。
如今荆州、湖南才是大宋统一南方的契入点,因此大宋将重点放在荆州以及湖南之地,而无庸子也是赵德昭派来,搅乱湖南局势之人。
现如今湖南已经乱象丛生,张文表叛乱,周保权年幼,而荆州也因为高保勗之死,势力较为弱小,两地节度使都是小孩子,真奇怪。
如今大局已定,而他们的继承人也是小孩子,自然不是大宋的对手。
大宋趁机机会可以一举南下,假道灭虢。
……
时间匆匆,转眼又到了建隆三年十二月,周保权分别派湖南武平使臣前往荆南高保勗处要求高家出兵,时荆州与湖南之地相隔甚远,而战事又起,交通阻塞,诸事不达。
周保权、张文表等人俱不知荆南节度使高保勗(亦作高保勖)病逝于卧榻之上。而另一使臣北上前去开封,已经在开封朝堂之上,朝贺天子赵匡胤,同时奏之湖南现状。
赵匡胤听说了南方的奏报,与朝臣商议之后,枢密院开始调集兵马,主帅便开始率领兵马南下,其中便有开封四厢精锐禁军兵马也抽调了一部分南下。
大雪隆冬之季,如今已然是十二月丁亥。
这一日的朝堂之上,赵匡胤对湖南使臣下达诏书,以武平节度副使、知朗州周保权为武平节度使。同时在十二月甲辰,赵匡胤又遣内使赵燧等前往湖南郎州宣召,听张文表归阙(归顺朝廷),且命荆南高家发兵助武平节度使周保权。
时间到了十二月底,赵匡胤送走了湖南使臣,同时让内使赵燧等前往湖南郎州宣召。
过后不久,荆南高家遣使臣来开封,赵匡胤获知荆南节度使高保勗病逝的消息,十分惊讶。赵匡胤废朝二日,追赠高保勖为侍中,派遣御厨使李光睿赠送丧事所需财物,谥号贞安王。
使臣走后,赵匡胤这边又开始商议南征战事。如今赵匡胤心里乐开了花,前几日与宰执商议之后,王朴、范质、魏仁浦、赵普以及苗训、赵德昭等人均认为南下的时机已经成熟,如今东风也有了。
而这个东风就是湖南使臣亲自要求宋军南下平叛的邀请函,而重臣心中甚是觉得此事是个契机。
如今东风来,这日朝会上。
赵匡胤端坐在高位之上,坐下群臣也在期待皇帝的任命。
此时此刻王朴走到君前,手执玉笏道:“陛下,如今张文表叛乱,湖南不宁,周保权上请朝廷出兵,臣觉得此时我大宋应该出兵帮助。”
另一侧枢密使赵普直接来到君前:“王相公所言极是,荆南先后丧主,而新主年幼,威望不足,军政不稳,各地虎视眈眈,我大宋先前制定‘先南后北,先易后难’国策,今荆南乱,周保权力邀出兵,臣枢密院使赵普建议,何不让朝廷禁军南下,平叛湖南。”
开封府尹赵光义站了出来,附议道:“臣赞同。”
此刻,赵德昭也从下首站起来,“儿臣附议王相公,赵枢使,赵大尹之言。《孙子兵法》云:两大之间,敌胁以从,我假以势。困,有言不信。昔年春秋时期,晋国欲吞并相邻虞和虢国,某日荀息献计于晋献公,曰:晋如袭虞,虢必援之;晋若攻虢,虞相助。欲占之,可离间,而虞公贪得无厌,可投其所好。之后晋献公将屈产良马与垂棘之壁,赠虞公。后晋挑衅战乱,欲伐虞,而虞国与晋相隔一个虢国,可出言虞国借道让晋国伐虢,而虞公既得利益,因此答应借道出兵。后灭虞国返虢国时,一道灭了虢国。如今荆南好比虞和虢国,父皇正可以效仿前朝,一举灭了荆南。”
赵普点头微笑,道:“假道伐虢,微臣也认为此事可行,时武平节度使、荆南节度使先后病逝,荆、南局势势必不稳,如今湖南张文表叛乱,此乃天意。请陛下出兵湖南,借道荆南。”
“众卿可有其他意见?”赵匡胤问道。
“臣等赞同出兵湖南,借道荆南。”朝臣一致性地通过了决议。
随即赵匡胤决定以假途灭虢方略,出师湖南、假道荆渚,以达一箭双雕的目的。
——
Ps.
①高保勖年幼时,深受父亲高从诲所喜爱,高从诲因事盛怒,见到他必释然而笑,因此百姓称他为“万事休”。高保勗死后数月,南平便被北宋所灭,有附会者即以其绰号“万事休”为预兆。
②高继冲(公元943—973年12月11日),字成和(一作字赞平),五代十国末期南平国君主。为高保融之长子,高保勗之侄。高保勗病死后继位(其叔高保勗于公元962年11月病死,他于同月继位)。建隆四年(963年),宋军假道南平,趁机控制南平都城江陵(今湖北江陵)城巷,高继冲只得纳地以归,南平亡。开宝六年(973年)高继冲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