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的条石被凿磨得非常平整,石条与石条之间几乎没有太过明显的缝隙,这对我们的攀爬倒是增加了不少的难度,好在,高度并不是很高。
董哥将手中的绳子挽了一个手法奇怪的结,顺手把从阿扁那里夺回来的三棱刺绑在了上面,在手中将绳子挥舞了几下,对准头顶上方一根粗大的石柱就扔了上去。
估计受着回旋力的作用,三棱刺在空中划过一道漂亮的弧线,飞快的在石柱上绕了几圈,完美的固定住了绳索,在场的几位都忍不住喝一声彩,这才是练家子啊。
董骠兄顺势拉了拉绳子确定是否牢靠,抬眼冲我就是一笑:“来吧,罗兄弟,还是你们先上,我在下面护卫着,虽说现在应该没什么危险,但是小心驶得万年船啊!”
呵呵,该表现的时候我绝对当仁不让,我接过绳子,后退几步,比较着眼前的条石基座高度,回头望了望付颖,猛一发力,直接蹬着条石面就向上冲,同时两手飞快的交替用力,配合脚下蹬墙的节奏,“通、通、通”几下就让我窜到了基座顶部,自我感觉那叫一个良好,刚想做一个漂亮的腾跃收尾,谁曾想脚下没踩稳,“咻”的一下身体急坠。
底下一片惊呼!
靠!我那个汗啊,下意识的右手手臂急抬,加之左手还拽着绳子,“咚”的一声,总算稳住了自己的身体,手肘那叫一个钻心痛啊,这下可好,卖弄没成功,倒弄了个大笑话,咬着牙总算将自己拉扯上了基座,赶紧回头向下面瞅,就见付颖幸灾乐祸的看着我,我老脸马上就是一红,这下糗大了。
没什么好说的,赶紧将绳子扔下去,熊二接了过去,他倒是学乖了,没像我一样闹笑话,三两下也就上来了,这厮方才探头的一刹那,忽然不动了,两只眼睛直勾勾的看着我的身后,我心里猛的一跳,难不成我背后有什么东西?这当口真的是要人命了!
手里拽着绳子,又不敢回头,心里一团乱麻,寻思着该怎么办,却见熊二眼中流露出来的神色并不是恐惧的表情,反倒是有些痴迷的样子。
“赶紧了,熊二,别这么吊着啊,你当我是行车啊?”
“哦!哦!是是!”这货总算回过神来。
等把熊二拉上来,我抓紧时间往后看,头灯闪耀,却耀不过对面反射回来的光芒,我忽然感觉我心里堵得慌,脑子也不够用了,要说之前看见的都是虚幻诡异的,那么眼前的一切就太过真实了,真实得让我都怀疑这到底算不算虚幻,我不知道我现在的表情是怎么样,相信和刚才的熊二有过之而无不及。
眼前再次出现了一个金字塔,比之前那个似乎大了不是一点两点,高高矗立在眼前,由下至上边角交汇处,隔几层便有一颗硕大的明珠,远远的看着似乎和侧边石柱上泛着光华的明珠是同一种材质,珠光掩映下,金字塔的阶梯泛出一种炫目的厚重色彩,看到这样的光景,我不知道用什么来形容我现在的心情,如果在那个年代没有造假的话,眼前的这个应该是真金白银,如假包换的金字塔,塔如此之高大,我不敢往下想。
塔的前方,每边站立了三个巨大的雕刻人像,背对着金字塔,面朝外侧,几乎每个都有十余米高,遒劲威严,上方是一个巨大的圆形穹顶,与之前我们在外面看见的穹顶非常相似,所不同的是,这里的穹顶泛着与金字塔同样的光芒,头灯的光亮不足以看到全部,但在光线划过的间隙,隐约能分辨出有线条,仿佛绘制着某种图案。
“喂,我说,你们两个什么情况啊,看傻啦?那把我们也拉上去一起分享啊?”
被下面一嗓子,我们这才回过神来,赶紧走到基座边沿,卖力的将他们一个个拉上来,毕竟是两个男人,效率超高,董骠兄更不在话下,爬这样的基座不费吹灰之力,早知道这样,就应该让他先上来。
上来的几位和我们之前一样,也被眼前的画面镇住了,不去管他们,让他们镇一会。
我帮衬着董骠兄一起将绳索规整收好,抬头冲对面扫了一眼,说实话,这个距离,单靠一个头灯基本看不见什么,但是就在我回过头来的一刹那,下意识的,我感觉眼角接收到了一丝微不可查的反射,再次回头,却又看不出什么。
“怎么啦?罗兄弟!”董骠兄明显觉察到了我的异常表情。
“董哥”我回道“你有没有感觉对面有什么不对?”
“对面?”董骠兄立即警惕的看过去,两盏头灯的照射下,却有仿佛并没有什么,昏暗中,那三个家伙貌似并没有移动过位置。
“走吧,大家都小心一点就是了!”
在我们忐忑迟疑的当口,他们几位已经走到其中一个大人像的前面,老头子这会正叫着付颖和殷彤聚在一起摩挲着其中一个人像,等我们三个走到近前,忽然发现老头子竟然眼含泪花,看着不像是悲伤,应该是满满的激动。
“陈老师,您这是……”
“十二铜像,这是十二铜像,没想到,在有生之年,我居然能够看见十二铜像!”
“十二铜像?”这会我们全呆住了,包括董骠兄!
不为别的,只因为秦代的十二铜像在中华大地实在是太有名了。
根据之前在南大图书馆翻阅史籍的时候就曾经见过这个典故,说秦始皇在统一全国后,始终在忧虑和思考着如何长治久安、使江山传之万世的问题。能统一全国,当然会想到要坐稳天下、江山水固,首先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应该收缴和销毁流散在民间的各种兵器。
但是即便是秦始皇也知道要执行这样一个决定,必须要事出有因,有一天,一个农民送来一条消息,说是在某处见到了12个巨人,当地还盛传着一首童谣说:“渠去一,显于金,百邪辟,百瑞生。”整句话的翻译下来就是,想要世代繁荣,必须多造金器,这样百邪回避,福瑞丛生。
秦始皇听后,正中下怀,情绪为之一振。于是便假托征兆,借助天意,下令收缴民间所有的兵器,集中于咸阳,铸成了12个铜人。
应该说,秦始皇收兵器造铜人,完全是出于政治上安定的考虑。至于假传天意,只是使之合法化的一种策略,这是不少统治者所惯用的伎俩。
但是秦灭后,这十二铜人便不知所终,千百年来,民间也流传过很多种说法,有人认为,楚霸玉项羽在攻克咸阳、火烧阿房宫时,连同这12个铜人也一起烧毁了。也有人指出,这12个铜人毁于董卓、荷坚之手。东汉未年,董卓率兵攻人长安,便将其中的10个铜人销毁、铸成铜钱,剩下的两个被他迁到长安城清门里。到三国的时候,魏明帝曹睿下令把这两个铜人运往洛阳,再后来这剩下的两个也不知所踪。
但是这些说法,毕竟是民间传闻,并未有史料明确记载。
我忽然想到一个问题:“陈老,您刚才说这是十二铜人?”
“如果我猜得没错,我想这就是十二铜人,你看它们的形态、表情,几乎与史料记载不谋而合,整个秦代时间跨度并不长,我想不出还有什么可以是由十二这样的数字组成的,更何况,古人这么隆重刻意的将他们设置在这样的地方,难道这还有假吗?”说到最后,老头子表情益发激动,竟是在怪罪我的问题挑衅了他的专业权威。
“陈老,您别激动,我并没有怀疑您的判断,只是我在想,如果这十二铜人真的是秦始皇下令工匠铸造,那既然它们都在这里,那这里的主人是谁?”
“啊……!”我这个问题刚一问出口,在场所有人的眼睛都睁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