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白衫青年背对着葛贯亭两人,负着手在原地来回踱步,他缓缓侧着面,挺直胸膛,笔挺的鼻梁带着些许高傲之气在阳光照耀下,侧脸分明的轮廓尤为清晰可见,说不上他清秀,因为他的脸庞分外英气。
说不上阳光,因为他的神情却有一丝让人看不透的深沉,说不上俊朗,因为他的长相在中原各地尤为普通,但这如雕刻的五官却散发着常人所没有的独特气质。
高升泰一袭白色锦服,外缀虎皮,颇具贵气,他徐徐转身,将目光移到了葛贯亭身上,他悄然咧开嘴角露出让人捉摸不透的笑意,面上虽极力表现出谦和温然,但不知为何那一双眼眸让葛贯亭不禁感到怯色。
不知为何葛贯亭望着眼前这个叫高升泰的青年人,想到了观在遇害的那一夜,他有恃无恐地带着五十名兵卒强行闯入。
“所有人给我搜,任何角落不许放过,务必找出那歹人的行踪。”在那天的黑夜里他凝着漆黑眸子,闪过一丝诡异,冷冷地对着兵士们发号士令。
一个只有十三岁的少年和尚从一群神态疲倦、面透乏色、身中萱草毒的群僧中出来。
他唇色惨白,但炯炯有神的目光在压抑住无数的痛楚之色后,恍如两淬明火般耀眼夺目,他咬着牙根怒然道:“高大人,你如此搜寺有违寺规,此事尚需向方丈师伯禀告。”
高升泰左边唇角微微翘起,微笑道:“观自小师傅,你年纪尚小,有许多事还不明了,皇家寺院归属皇室,有贼人闯入,身为清平官的升泰自然责无旁贷,你放心,此事定当告知波耶国师,只是事情有分个轻重缓急,等我们寻得贼人后,升泰自会前去请罪。”说着阴冷的余光扫向左右两侧,冷然道:“留十人照顾寺内师傅,其余人等....”
“其余人等原地待命。”
有一位女声截住高升泰的话头,对众兵士下令,那女子柔美入骨,清婉文雅,美目流露一丝慧色,声音温柔好听,但言语中却是铿然掷地,透着决然之色,让人闻之肃然起敬。
“参见公主殿下。”
一排排兵士齐齐向着这女子屈膝跪地,甲胄摩擦声铿锵作响,此起彼伏,络绎不绝,异口同声喝道。
高升泰循声望去,莘蓉公主身后除了一群兵士以外,左右两边还站着葛贯亭与一袭黑衣的余登。
他笑容僵在嘴角,缓缓朝莘蓉公主行了一个臣子礼:“臣高升泰参见公主,公主殿下为何阻臣追贼,若是再耽搁下去,只怕那贼人会逃之夭夭。”
莘蓉公主睨了他一眼,厉声道:“该逃的,高大人去也追不回来,何必扰了寺内的宁静,况且寺内宝物众多,若是高大人的手下哪个不小心毁坏了一二件,此事若是由波耶国师传入父皇耳朵里,那高大人又作何交代。”
高升泰依旧半躬着身子,抱着双拳
,眸中透着不甘,但面上仍是和颜悦色,他摇首道:“臣自然不敢,定会让....”
余登截口道:“高兄今夜来得如此之巧,真是让人有所想法,只是那黑衣人早已遁走,余某早已派手下寻过,就不劳高兄费心。”
高升泰眼眸一缩,应道:“是,升泰遵殿下旨意。”说罢缓缓站起,眸光注意到葛贯亭,上下打量着眼前这个清瘦儒雅少年,不知为何眸眼渐渐焕发出异样的色彩,嘴角荡漾着莫名的笑意。
这笑意依如今日的高升泰,让葛贯亭不禁感到惴惴不安。
“陛下有请,有劳葛公子与升泰入宫走一遭。”高升泰面色温润,淡淡地对葛贯亭说。
葛贯亭避其目光,缓缓颔首。
大理皇宫,金碧辉煌的鸾殿,有一位中年男子坐在龙椅之上,他金黄色圆领大袖龙袍裹身,袖大曳地,袍衣无处不绣有花纹,雍容华贵,头髻被黄色头囊包裹着。
龙椅旁分别立着一男一女,那男孩十岁左右,身穿华衣锦服,但身躯瘦小,显得这华衣大了一些,明显不够贴身,但他机灵的眼眸无意地在葛贯亭身上逗留,饶是很有兴趣似得。
而那少女文雅美丽,淡黄色宫装将玲珑身姿衬托而出,外披金色薄纱,肤光胜雪,端庄高贵,不是莘蓉公主又是何人呢。
高升泰朝龙椅上那中年男子跪地磕头道:“臣高升泰拜见陛下。”
葛贯亭闻言也跪地行礼,作揖道:“草民葛贯亭叩见大理国皇帝陛下。”说着他余光微微瞥向莘蓉公主,想到今早那个叫筱筱的小女孩,心思不由蒙尘疑惑。
莘蓉公主亦是感受到他疑惑的目光,柳眉微微蹙起,绛唇轻抿。
龙椅上的中年男子正是大理国国君段廉义,他眸眼微微眯起,展颜一笑,眼角的褶子就顺着两鬓毫无征兆地裂开,他拂袖一荡:“不必多礼,都平身吧。”说着对角落的侍从喝道:“来人呐,赐座。”
话音方落,四个侍从纷纷搬出两把椅子出来,葛贯亭与高升泰依言坐下,只听段廉义温然地说:“朕听莘蓉说起你,葛胤葛贯亭才华横溢、文武双全,是个难得的人才啊。”说着不由问道:“可为何不在大宋朝廷考取一官半职呢?”
葛贯亭抱拳回答道:“禀陛下,大宋向来重文厌武,但文武双修可让文内修其心、武锻其筋骨,可更好为朝堂效力,何况草民葛胤志不在庙堂之高,而在江湖之远,逍遥自在,锄强扶弱,无拘无束、岂不快哉。”
高升泰思忖其言语之意,开口道:“孔明有云:“因庙堂之上,朽木为官,殿陛之间,禽兽食禄;狼心狗行之辈,滚滚当道,奴颜婢膝之徒,纷纷秉政。以致社稷丘墟,苍生涂炭,”葛公子莫非是因为宋庭佞臣当道,不屑与之为伍,故而退而求其次不成。”
葛贯亭摇首否然道
:“非也非也,宋庭庙堂之上,皆乃柱石之臣,殿陛之间,诸如临川宰辅、苏大学士等栋梁辅弼,更何况大宋皇帝天纵圣智、善纳直言、体察民隐、励精图治,此时朝堂定是一派清明景象。”
高升泰闻言却没有翻唇言语,而是朝着葛贯亭意味深长地微笑着,这样的微笑反而让葛贯亭莫名心生胆寒。
“哈哈,葛胤公子口齿如此伶俐,我大理国第一才子高升泰高爱卿都不知道如何应答,真是少见啊。”坐在龙椅上的段廉义欣然起身,带有深意地瞥了莘蓉公主一眼,喟叹道:“可惜啊可惜,朕膝下只有一个女儿,莘蓉又早就指婚于余国公余强兴的独子,也罢,不过葛胤公子若愿意留在大理国为臣,朕自当不会亏待于你。”
莘蓉公主清眸骤然闪过一丝希冀,而后随着他的话语渐渐黯淡下来,却听那十岁男孩开口道:“父皇,既然你可以娶好多个妃子,为何皇姐不可以娶两个驸马呢?”
许是童言无忌,听之却有嘲讽男人一夫多妻之意,段廉义神色一滞,很快便喜笑颜开,捧腹大笑道:“哈哈哈,皇儿说得也对,莘蓉是真龙天女,就算娶三四个驸马也未有不可。”
葛贯亭倒是没有注意皇太子之言,却对陛下方才让他入大理朝堂为官所言而耿耿于怀,他宛如一只倔牛般撞进墙角不死心的模样,作揖道:“陛下,贯亭醉心大道真法,暂无鸿鹄之志,还望陛下恕草民推恩之罪。”
莘蓉公主旋身朝段廉义微微一躬,道:“父皇,虽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尽管葛公子是难遇良驹,但人各有志,还是不要过于勉强。”
段廉义的一张国字脸又挤出笑意来,他温然道:“莘蓉你啊,父皇又不是暴君,一不顺心就滥杀无辜,不过葛公子如今在江湖上也是个大人物,无论如何,这大理国的议政殿永远给葛贯亭你敞开。”
正当这时,从偏门处缓缓走来一人,那是一位气宇轩昂的青年,身穿深黑色便服更显得伟岸倾长,大步流星地迈步入殿。他朝段廉义行了一个君臣之礼:“臣余登叩见吾皇陛下。”随即对太子与莘蓉公主作揖道:“延智太子、莘蓉公主殿下万福金安。”
还未等皇帝说话,延智太子一眨眼工夫就跑到余登面前,举动分外亲昵,嘻嘻道:“未来皇姐夫不必多礼。”
余登向延智太子微微一笑后,目光恭敬地望向段廉义,只见段廉义长袖一摆:“余卿平身,都是自家人不要拘泥礼数。”
等到余登挺拔的身姿站起之后,延智太子扯着他的衣袂,仰首道:“皇姐夫,你等会别走了,住宫里教延智练剑好吗?”
余登望着这一双充满童真与期盼的大眼睛,不由心头一软,应道:“好,余登今晚不走,教太子殿下舞剑。”
段廉义捋了捋短须,突发奇想说道:“余卿剑术超群,择日不如撞日,要不与高爱卿在殿上切磋剑法。”